微星主板搭配十代酷睿處理器配置介紹(圖文)
Intel十代酷睿處理器已經發售,基本上除了i3外主流的I5、I7與I9都能在各大電商和線下門店處購買。十代酷睿的主要特點是增加超線程技術,這會給CPU更加強勁的性能,那十代酷睿的配套主板該怎么選呢,今天咱們就來教大家合適與實惠的板U搭配。
水冷?要來啦
i9 10900K
這一代i9處理器采用了10核20線程設計,功耗更高,為此針對i9處理器我們建議使用微星MEG系列主板,比如MEG Z490 UNIFY、MEG Z490 ACE,如果預算充足的話也可以考慮MEG Z490 GODLIKE。
MEG Z490系列主板(大板)全系采用16相智能倍相供電,搭配單路輸出90A的MOS管,具備強大且精確的能量輸出,能很好的承載i9處理器。
這三款主板的主要區別在于GODLIKE超神有最高的硬件規格,比如雷電3、8層PCB。ACE與GODLIKE一樣有金屬背板,MOS專屬散熱片,但雷電3改為了閃電接口。而UNIFY則采用表面無燈及無金屬背板設計,價格更加親民。
i7 10700K
i7 10700K基礎規格與上一代9900K十分相似,即8核16線程,因此功耗依然不低。從供電角度來說搭載12路供電十分必要,因此我們推薦搭配MPG Z490 GAMING CARBON WIFI暗黑板、MPG Z490 GAMING EDGE WIFI刀鋒板以及MAG Z490 TOMAHAWK戰斧導彈。
微星Z490系列主板除ITX外供電均為12相并聯起跳,因此供電能力很強。這三款主板的供電設計基本一致,區別在于戰斧導彈的單路輸出為55A,而刀鋒板和暗黑板為60A。除此以外暗黑板與刀鋒板的主要區別在于散熱片上的燈效、背部USB 3.2 Gen2接口數量、M.2冰霜鎧甲數量等,值得一提的是刀鋒板和暗黑板均為2.5G網絡+WIFI6設計。而戰斧導彈為1G千兆+2.5G,另外這三款主板均有有閃電USB口。
i5 10600K
10600K帶上超線程后,怎么看都與8代i7 8700K十分相似,在供電上沒有太過嚴苛的需求。但從價位上來說本次微星的MPG Z490 GAMING PLUS電競板可以說非常適合它。MPG Z490 GAMING PLUS電競板同樣采用6層PCB和12相并聯供電設計,單路輸出雖然沒有CARBON暗黑板那般強大,但也足以應對包括10700K在內的CPU,讓電競板搭配10600K只是因為其價格更加親民。
與上一代電競板相比,MPG Z490 GAMING PLUS采用了增強設計,包括6層PCB、M.2冰霜鎧甲,擴展型散熱片、預裝I/O護盾、2.5G網卡等,實現了規格的大幅提升,因此很適合搭配i5及i7帶K處理器使用。
不帶K就選迫擊炮
除了帶K的可超頻處理器外,如果您想使用諸如10400、10700等非超頻處理器,我們強烈推薦MAG B460 MORTAR迫擊炮系列主板。
如果說上一代經典B360M MORTAR迫擊炮有什么遺憾的話,恐怕就是供電為4+3相設計,因為這款主板設計之初面對的是8400等普通六核處理器,要玩轉8700的話同時代有Z370和后來的Z390壓陣,但總有人喜歡拿B360 MORTAR去跑9700等CPU。現在MAG B460M MORTAR一次解決這些問題,其采用12路核心供電設計,經總部測試可輕松運行包括10700在內的CPU,甚至能讓10900K保持4.45G的全核運作。
此外MAG B460M MORTAR迫擊炮還采用6層PCB板設計,大幅度加強的散熱片,2.5G接口以及目前899元的價格,堪稱相同價位段的大殺器。除了迫擊炮外B460平臺還會有迫擊炮的WIFI版、戰斧導彈、火箭筒等多個型號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