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R7 5800h相當于英特爾什么水平-處理器性能怎么樣(圖文)
amd銳龍7 5800h這是目前很多的電腦使用的處理器,這是全新的AMD的高端的游戲高性能處理器,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好的芯片性能體驗,那么這款芯片相當于英特爾什么水平?
amd銳龍R7 5800h相當于英特爾什么水平?
相當于:i7-10870H。
針對銳龍 5000H 系列移動處理器和 10 代酷睿 H 系列處理器的各種對比,現階段已經不少測試數據出爐了,此前,在國外社交平臺針對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與 AMD 銳龍 7 5800H 進行多場景下的游戲幀率對比。對比采用的是基于 AMD 銳龍 7 5800H 的華碩天選 2 和基于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的技嘉 AORUS 15G 游戲本,兩臺筆記本處理器 TDP 均為 45W。
二者均使用了 TGP 為 95W 的英偉達 RTX 3070 筆記本顯卡和一塊 1080P 的屏幕以及 512GB 的 SSD,驅動以及系統都是采用相同的版本。
唯二不同的是二者的處理器以及內存不同,其中華碩天選 2 采用了 16GB DDR4 3200MHz 內存,技嘉 AORUS 15G 則是采用了 DDR4 2933MHz 內存。看似技嘉 AORUS 15G 內存規格上相比于華碩天選 2 遜色一些,但實際表現會受到影響嗎?
測試環境如下:
https://edc.intel.com/content/www/us/en/products/performance/benchmarks/10th-generation-intel-core-mobile-processors/

通過多款游戲測試的對比數據我們看到,在 11 款熱門的 3A 大作中,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在其中的 9 款表現超過 AMD 銳龍 7 5800H,另有 2 款游戲表現而這不相上下。在測試的 11 款游戲中,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在《孤島驚魂:新曙光》極高畫面表現下,幀率領先 AMD 銳龍 7 5800H 達到 16%,其他游戲基本上也有 5%-10% 的領先優勢。

在顯卡有負載的情況下,我們看到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在《塵埃 5》游戲中依靠更高的主頻表現,因此很好的降低了顯卡在運行時的計算量,再來對比幀率的實際表現,我們看到,雖然 AMD 銳龍 7 5800H 實際運行的顯卡頻率更高,但實際幀率表現卻不如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雖然 AMD 銳龍 7 5800H 在工藝上有優勢,并且內存表現上相比于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更高,但工藝和內存頻率上的優勢在實際游戲體驗過程中,并沒有帶來更加流暢的體驗,更多的我們看到顯卡在賣力工作,處理器卻拖了后腿,說到底,這還是主頻的角力。AMD 銳龍 7 5800H 加速頻率達到 4.7GHz,而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處理器睿頻至高可以達到 5.0GHz。
英特爾在芯片半導體領域的長期耕耘讓我們看到在酷睿產品技術能力的積累,過去一年,AMD 與英特爾在消費級市場角力不斷,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更好的體驗是他們更加看重的。
在 10 代酷睿移動版處理器系列上,除了我們熟知的睿頻加速 2.0 技術,英特爾還在 10 代酷睿中支持睿頻加速 MAX 3.0 技術以及 Thermal Velocity Boost 加速技術,這些技術將整個 i7 系列和 i9 系列的睿頻水平線提高到了 5.0GHz 的水平上,并且在 i7 系列上第一次采用了 8 核 16 線程的設計,相較于三年前的筆記本,可以在游戲幀率上實現 44% 的性能提升。
10 代酷睿高性能移動處理器上,大部分型號都擁有了超過 10MB 的緩存能力,這意味著游戲本可以更加高效快速地把海量游戲數據輸送到處理器中去,這也是保證游戲流暢性的關鍵環節。

除此之外,英特爾 10 代酷睿高性能處理器還支持動態 DDR4-2933 高頻內存支持、動態調優技術、Wi-Fi 6 高速游戲網絡、Thunderbolt 3 接口支持等。這些都在無時無刻的為游戲實際體驗助力。
從這些測試結果上來看,英特爾多年累積的技術優勢,讓玩家可以在更加穩定、流暢的環境下進行更高幀率的游戲體驗,相比于拋開體驗的跑分黨,絕大多數玩家都希望有實實在在的游戲性能表現,如今英特爾酷睿 i7-10870H 與 AMD 銳龍 7 5800H 的對比讓我們看到這種技術底蘊。
未來一段時間,英特爾還將推出基于 10 納米制程的 11 代酷睿 H45 處理器,到那時,移動游戲領域在體驗性能上將會來到一個新高度。
Ryzen 7 5800H帶來了統一的8核CCX,L3緩存相比4800H增加了一倍。
Zen 3還增加了CPU核心的IPC,盡管使用的是同樣的臺積電7nm工藝,但AMD還是能讓這些芯片的頻率略高。
不過在CPU之外,5800H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功能,從內存控制器到PCIe支持。
Ryzen 7 5800H采用了8核16線程的無鎖設計,擁有16MB的L3緩存。在CPU方面,我們看到的是3.2GHz的基礎頻率和4.4GHz的加速頻率,在這些頻率速度上,5800H低于旗艦5900HX和5980HX。
與上一代4800H相比,我們看到同樣的8核CPU設計,頻率速度在基礎頻率上增加了300MHz,在加速頻率上增加了200MHz。增加的IPC和額外的L3緩存。
我們本文用于測試的筆記本電腦是配備GeForce RTX 3060的XMG Apex 17。這是一個可靠的測試平臺,因為在它的 “娛樂 “模式下,它的運行符合AMD的預期:5-8分鐘的提速期高達54W,然后長期下降到45W,這是該處理器的默認TDP。這與我們去年看到的Ryzen 7 4800H在系統中的運行方式類似。
除了這個45W的模式,還有一個性能模式,可以無限期維持54W的功率。
Cinebench R20多核性能

憑借Zen 3帶來的IPC優勢,5800H力壓群雄。
從一代一代的性能飛躍來看,5800H只比4800H快了8%,但縱觀全局,這讓Ryzen擴大了對英特爾的領先優勢,當兩者長期在45W下運行時,比酷睿i9-10980HK至少有30%的優勢。
Cinebench R20單核性能

Ryzen 5000系列的大部分優勢體現在單線程性能上。在Cinebench R20中,5800H的速度比4800H更大幅度的提升了15%,所以這讓5800H在45W處理器中一躍成為處理器中的佼佼者。不過,僅有最高4.4GHz的頻率不足以擊敗英特爾的Tiger Lake芯片,雖然它們只是28W處理器,但1165G7和1185G7在本次測試中都有更好的單線程性能。
小結
Ryzen 7 5800H是AMD專為高性能筆記本設計的H系列移動CPU的穩健調整。AMD也發現了他們之前設計的一個弱點–單線程性能,并將Zen 2架構換成了Zen 3。新架構在絕大多數工作負載下,5800H的性能是同級產品中最好的。
Ryzen 7 5800H是AMD專為高性能筆記本設計的H系列移動CPU的穩健調校。
從純粹的數據角度來看,代與代之間的性能提升是可圈可點的,幅度不大:多線程提升10%,單線程提升15-20%。不過,由于上一代產品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將AMD的陣容帶到了一個有競爭力的位置,所以5800H并不需要巨大的提升就能獲得成功。
對于那些已經擁有Ryzen 7 4800H筆記本的用戶來說升級意義不大。
- 上一篇
Intel 首次官方展示 12代酷睿實物:“ 7nm ”終于來到桌面(圖文)
Alder Lake 12 代酷睿的架構、技術細節早已官宣,性能數據也不斷流出。今天,Intel 第一次官方公布了 12 代酷睿處理器的實物照片,正反兩面都有,并稱:" 已經等不及要和大家分享它將解鎖的新體驗。"看起來和泄露的樣品毫無二
- 下一篇
r9 5900hx相當于英特爾的什么-處理器性能怎么樣(圖文)
r9 5900hx這是amd最新推出的一款超高性能的處理器,可以為用戶提供頂尖的電腦性能體驗,那么這款處理器和因特爾的對比有什么區別?可以為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性能體驗?r9 5900hx相當于英特爾的什么?相當于i9-11980HK。11 代酷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