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取消各種APP自動續費?“花式釣魚”的自動續費,該涼涼了
你被 APP 的『自動續費』功能坑過嗎?
現在自動續費十分普遍,已然成了互聯網 APP 服務的標配。" 首充會員僅 0.1 元 "" 限時 6 元尊享鉆石會員 "…… 對 APP 上的這些誘人 " 優惠 ",你有沒有動心過?
很多 APP 在宣傳自家的付費項目或者會員服務的時候,往往都會通過首月優惠,甚至是『限時免費』等活動進行宣傳。但要體驗這些服務,用戶就必須默認勾選『自動續費』功能。

所謂自動續費,就是用戶的會員資格到期后,平臺自動從其賬戶扣款續訂相關服務。我相信很多消費者一開始也是抱著『體驗一下,免費時段到期之前取消就是』的心態。但大多數時候,很多用戶在體驗之后,就會忘記取消自動續費。最終,免費期一過,APP 就會自動扣除會員費用。這時候,后悔已經來不及了。
這種模式在視頻平臺比較常見,最近有關部門就約談了當前國內主流的 7 家視頻網站(騰訊、愛奇藝、優酷、芒果、搜狐、PP 視頻、樂視),責令這些平臺針對以下問題作出限時整改:1、取消強制自動續費,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自動續費;2、自動續費前,會通過手機短信、站內消息等方式提前 3-5 天告知用戶;3、不再使用 " 開通會員免廣告 " 等絕對宣傳用語。

但相比這些主流的視頻平臺,自動續費的問題在一些其他 APP 上往往更為突出。比如之前湖北一用戶為了找工作方便,下載了 " 脈脈 "App,并被 " 首充會員僅 0.1 元 " 的頁面吸引。于是,他點擊了金黃色的 "0.1 元立即開通 " 的按鈕付費 0.1 元開通了會員。但約 4 個月后,吳先生發現被該軟件扣除了 272 元。他重新打開頁面后才發現,開通按鈕上方有一行含有 "7 天試用,到期 68 元 / 月續費 " 的小字。
當前很多 APP 的服務都涉及到續費訂閱的問題,常見的除了視頻 APP、網盤、第三方相機、外賣平臺、音樂 APP 等各種平臺上,這種自動續費的模式隨處可見。
這些 APP 服務有的強買強賣,要么除了自動續費別無選擇,要么將之設為默認勾選;有的特意把到期之后的正常費用字體縮小,藏到不顯眼的角落;有的名不符實,說好的自動續費優惠多多,結果扣著扣著價錢就翻了倍;消費者一不留神,自己的錢就悄悄被扣了。

而更惡心的是,如果你想要取消這種自動續費,就比開通要麻煩多了。很多 APP 取消自動續費的程序異常復雜,有的要跳轉多個層級的應用菜單,有的甚至還要跳轉到不同的 APP,有的甚至直接不能在 APP 中取消,需要用戶打電話或者發郵件給 APP 的客服。
而在開通這些服務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操作難度,一鍵即可完成。所謂的自動續費完全就是在『非法釣魚』。
事實上,目前國家有針對這一塊的相關法律法規。今年 5 月 1 日,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其中明確規定 " 網絡交易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五日,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由消費者自主選擇 "。此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要求,商家對于格式條款要盡到說明和提示義務。
之所以這些應用還依然我行我素,就是為了自身利益。他們充分利用了各種手段和套路,甚至還利用消費者『沒注意』『粗心』的心理,悄悄在后臺扣取用戶的錢。
這里有檢查和關閉自動續費方法:
微信:打開微信,點擊【我的】—【支付】 — 右上角的【···】 — 【自動扣款】,檢查和選擇要關閉的扣款項目;
支付寶:打開支付寶,點擊【我的】—【設置】—【支付設置】—【自動扣款】,檢查和選擇要關閉的扣款項目。
iPhone 用戶:打開手機【設置】-【頭像】-【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Apple ID】-【查看 Apple ID】-【訂閱】,檢查和選擇要關閉的扣款項目。
下一次再使用相關服務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謹防被一些 APP 給割了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