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5900x/5950x評測 性能比i9-10900k強多少?
2020年11月5日,amd正式發布了Zen 3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首發型號分別是Ryzen 9 5950X、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Ryzen 5 5600X,雖然還是使用的7nm工藝,但是由于Zen 3架構的改進,這一代5000系列銳龍的性能提升非常明顯,官方宣稱Zen 3架構比Zen 2 的IPC性能要提升19%,而相對競爭對手i9-10900k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一、銳龍5900x/5950x參數介紹

這次AMD首批推出的第五代銳龍處理器只有四款,但囊括了6核12線程、8核16線程、12核24線程、16核32線程這些中高端重點型號,價格方面國內售價相對上代是有些微升幅,幅度不算很大,目前第五代銳龍處理器型號還不算齊全,后續AMD應該會繼續擴充產品線。
16核32線程的銳龍9 5950X,基礎頻率3.4GHz,加速頻率能到4.9GHz,64MB L3緩存,105W TDP,售價6049元;
12核24線程的銳龍9 5900X,基礎頻率3.7GHz,加速頻率4.8GHz,64MB L3緩存,105W TDP,售價4099元;
8核16線程的銳龍7 5800X,基礎頻率3.8GHz,加速頻率4.7GHz,32MB L3緩存,105W TDP,售價3199元;
6核12線程的銳龍5 5600X,基礎頻率3.7GHz,加速頻率4.6GHz,32MB L3緩存,65W TDP,售價2129元。
二、Zen 3架構最大的改進是什么?

之前Zen 2架構里的一個CCD里最多可以有兩個CCX,而每個CCX里邊有4個處理核心,因此Zen 2里的一個CCD里最多可以有8個處理核心(需要有2個CCXP[),但是這兩個CCX之間要交換數據的話,要從一個CCX通過I/O die繞到另一個CCX,這樣就會造成比較大的通信延遲,這對于游戲性能的影響尤為明顯。
而Zen 3架構則大改了CCX的設計,現在一個CCD里邊只布置1個CCX,而這一個CCX里最多可以有8個處理核心,它們之間的通信不再需要通過I/O die這個環節,8個核心可以直接互相訪問,這樣就大幅提升了通信效率及內存訪問延遲。
而且Zen 2與Zen 3的架構對比,原來是每個CCX內有16MB三級緩存,4個核心共享,現在是8個核心共享32MB三級緩存,即意味著每個核心可用的三緩其實變多了。而且沒有分開成兩個CCX之后,8個核心之間的數據交互也不用像之前需要出入一遍CCX才能完成,延遲變低,效率更高。
三、測試平臺
注:由于FCLK 2000MHz IF總線1:1同步的關系,兩顆銳龍 5000系列的處理器均無法運行在4000MHz,所以AMD這邊的內存頻率會設置在3733MHz,FCLK 1866MHz,而Intel平臺會跑滿4000MHz。后面了解過在未來更新AGESA 1.1.8.0微碼的BIOS后將會提升主板對銳龍 5000高頻內存的兼容性。
四、理論性能測試

CPU-Z跑分Zen 3架構的5950x和5900x單線程成績比i9-10900K都要高不少,最高的銳龍 9 5900X要比i9-10900K高13%。多線程方面則是單方面的碾壓,銳龍 9 5900X多線程對比銳龍 9 3900X要高出12%

由于Fire Strike的物理測試能吃滿cpu的核心,AMD的3款處理器在該項測試中都強于i9 10900k,人多勢眾的道理在這個測試環節體現的淋漓盡致。

V-Ray測試的是CPU渲染能力,和之前的測試一樣,V-Ray可以吃滿cpu核心。
五、游戲性能測試

以往amd處理器的游戲性能一直是其弱項,而這次的Zen 3架構處理器在游戲性能上上甚至有反超intel的趨勢。從該測試不難看出,之前Zen 2架構的R3 3900X在所有游戲中無一例外都敗給了i9-10900k,而Zen 3架構一改以往的頹勢,絕大多數游戲的測試成績都反超i9-10900k。
六、功耗、溫度測試

功耗方面,因為三款銳龍CPU都有TDP限制,功耗都在140W出頭,cpu全核運行的頻率也相對降低。而i9-10900K雖然是125W的TDP,但實測功耗卻直沖至257W,全核心頻率可穩定在4.9GHz。
溫度實測方面,銳龍5950x和5900x對比Zen 2架構的3900x也有很大的進步,在功耗一樣的情況下兩款銳龍5000的平均溫度在65°C左右,而銳龍 9 3900X則達到了76°C,看來TSMC 7nm工藝的積熱問題確實得到了改善。而i9-10900k的溫度則去到了93度,當然此時的i9-10900k的運行頻率也比較高。
七、Ryzen 9 5950X、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Ryzen 5 5600X哪個性價比更高?
文章第二點我們介紹了Zen 3架構在CCX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進,8核以下的Zen 3處理器只是用了一個CCD,因此其內部的8顆核心不需要通過I/O繞路來互相通信,所以在游戲方面的表現會好很多。
因此如果你是打算玩游戲的話,那么8核心的5800x和六核心的5600x是最佳選擇
而如果是做內容創作的話,只要你的預算足夠,那就直接上頂級的5950x肯定沒錯。
總結:銳龍5900x/5950x評測 性能比i9-10900k強多少?
銳龍5900x/5950x憑借Zen 3架構的強大優勢,在單線程性能上已經超越i9 10900k,多線程就更不用說了(Zen 2都可以碾壓i9-10900k)。不過amd到底最終是否“yes”還要看intel接下來的產品如何布局,說不定intel還藏了一手王炸呢?
一、銳龍5900x/5950x參數介紹

這次AMD首批推出的第五代銳龍處理器只有四款,但囊括了6核12線程、8核16線程、12核24線程、16核32線程這些中高端重點型號,價格方面國內售價相對上代是有些微升幅,幅度不算很大,目前第五代銳龍處理器型號還不算齊全,后續AMD應該會繼續擴充產品線。
16核32線程的銳龍9 5950X,基礎頻率3.4GHz,加速頻率能到4.9GHz,64MB L3緩存,105W TDP,售價6049元;
12核24線程的銳龍9 5900X,基礎頻率3.7GHz,加速頻率4.8GHz,64MB L3緩存,105W TDP,售價4099元;
8核16線程的銳龍7 5800X,基礎頻率3.8GHz,加速頻率4.7GHz,32MB L3緩存,105W TDP,售價3199元;
6核12線程的銳龍5 5600X,基礎頻率3.7GHz,加速頻率4.6GHz,32MB L3緩存,65W TDP,售價2129元。
二、Zen 3架構最大的改進是什么?

之前Zen 2架構里的一個CCD里最多可以有兩個CCX,而每個CCX里邊有4個處理核心,因此Zen 2里的一個CCD里最多可以有8個處理核心(需要有2個CCXP[),但是這兩個CCX之間要交換數據的話,要從一個CCX通過I/O die繞到另一個CCX,這樣就會造成比較大的通信延遲,這對于游戲性能的影響尤為明顯。
而Zen 3架構則大改了CCX的設計,現在一個CCD里邊只布置1個CCX,而這一個CCX里最多可以有8個處理核心,它們之間的通信不再需要通過I/O die這個環節,8個核心可以直接互相訪問,這樣就大幅提升了通信效率及內存訪問延遲。
而且Zen 2與Zen 3的架構對比,原來是每個CCX內有16MB三級緩存,4個核心共享,現在是8個核心共享32MB三級緩存,即意味著每個核心可用的三緩其實變多了。而且沒有分開成兩個CCX之后,8個核心之間的數據交互也不用像之前需要出入一遍CCX才能完成,延遲變低,效率更高。
三、測試平臺
測試平臺 | |
CPU |
Intel:
|
主板 |
Intel:
|
內存 | 芝奇 皇家戟 DDR4 8GBx2 4000MHz C15 |
硬盤 | 三星960 PRO 512G |
顯卡 |
RTX 3080 |
散熱器 | 超頻三 凌鏡GI-CX360水冷 |
系統 | win10 64位 |
注:由于FCLK 2000MHz IF總線1:1同步的關系,兩顆銳龍 5000系列的處理器均無法運行在4000MHz,所以AMD這邊的內存頻率會設置在3733MHz,FCLK 1866MHz,而Intel平臺會跑滿4000MHz。后面了解過在未來更新AGESA 1.1.8.0微碼的BIOS后將會提升主板對銳龍 5000高頻內存的兼容性。
四、理論性能測試

CPU-Z跑分Zen 3架構的5950x和5900x單線程成績比i9-10900K都要高不少,最高的銳龍 9 5900X要比i9-10900K高13%。多線程方面則是單方面的碾壓,銳龍 9 5900X多線程對比銳龍 9 3900X要高出12%

由于Fire Strike的物理測試能吃滿cpu的核心,AMD的3款處理器在該項測試中都強于i9 10900k,人多勢眾的道理在這個測試環節體現的淋漓盡致。

V-Ray測試的是CPU渲染能力,和之前的測試一樣,V-Ray可以吃滿cpu核心。
五、游戲性能測試

以往amd處理器的游戲性能一直是其弱項,而這次的Zen 3架構處理器在游戲性能上上甚至有反超intel的趨勢。從該測試不難看出,之前Zen 2架構的R3 3900X在所有游戲中無一例外都敗給了i9-10900k,而Zen 3架構一改以往的頹勢,絕大多數游戲的測試成績都反超i9-10900k。
六、功耗、溫度測試

功耗方面,因為三款銳龍CPU都有TDP限制,功耗都在140W出頭,cpu全核運行的頻率也相對降低。而i9-10900K雖然是125W的TDP,但實測功耗卻直沖至257W,全核心頻率可穩定在4.9GHz。
溫度實測方面,銳龍5950x和5900x對比Zen 2架構的3900x也有很大的進步,在功耗一樣的情況下兩款銳龍5000的平均溫度在65°C左右,而銳龍 9 3900X則達到了76°C,看來TSMC 7nm工藝的積熱問題確實得到了改善。而i9-10900k的溫度則去到了93度,當然此時的i9-10900k的運行頻率也比較高。
七、Ryzen 9 5950X、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Ryzen 5 5600X哪個性價比更高?
文章第二點我們介紹了Zen 3架構在CCX方面做了很大的改進,8核以下的Zen 3處理器只是用了一個CCD,因此其內部的8顆核心不需要通過I/O繞路來互相通信,所以在游戲方面的表現會好很多。
因此如果你是打算玩游戲的話,那么8核心的5800x和六核心的5600x是最佳選擇
而如果是做內容創作的話,只要你的預算足夠,那就直接上頂級的5950x肯定沒錯。
總結:銳龍5900x/5950x評測 性能比i9-10900k強多少?
銳龍5900x/5950x憑借Zen 3架構的強大優勢,在單線程性能上已經超越i9 10900k,多線程就更不用說了(Zen 2都可以碾壓i9-10900k)。不過amd到底最終是否“yes”還要看intel接下來的產品如何布局,說不定intel還藏了一手王炸呢?
點個贊! ()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藝卓發布新一代 USB-C 接口 4K 旗艦商用專業顯示器 EV3240X EV2740X
- 微星新品 4K 顯示器 MAG 274UPF 開售(圖文)
- AGON AG276QZD 榮獲 2023 年度黑金獎
- 羅技收購色映盤制造商 Loupedeck 進一步擴大直播市場影響力
- 英特爾發布 2023 年二季度業績報告 PC 業務環比增長 18%
- 雷柏將攜電競外設“全家桶”亮相 2023 ChinaJoy
- Mac Mini 即將跌破 3000 元?M2 芯片版的 Mac Mini 又降了 200 元!
- 3000 以內性價比無敵手 這款半透明巴掌大迷你電腦值得買嗎?
- Framework 拯救古老主機(圖文)
- Meta 推出超級分辨率功能,以改善頭顯的顯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