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冰箱不怎么制冷?考慮這幾個方面的原因
每隔一段時間,人們就會問如何設置冰箱的溫度。其實,如果你仔細閱讀冰箱的說明書,你應該已經看到了設置冰箱溫度的建議——室溫越高(冰箱的環境溫度,在本文中稱為“室溫”),設置的溫度就越高。
冰箱最經濟的溫度設置
冰箱的設定溫度越高,節省的電量就越多——這是肯定的。但有時我們不得不設定一個較低的溫度。
這是因為大多數冰箱只有一個恒溫器,安裝在冷藏室。我們設置的溫度一般為0 ~ 10——無論是機械擋位設置還是顯示數字設置,都是這個范圍。
當冷藏室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冰箱壓縮機不工作,冰箱不制冷。那么問題就出現了:如果冰箱不制冷,冷藏室的溫度是達標的,但是冷凍室的溫度不夠低,就會導致冷凍室的冰完全融化。
如果溫度設置高于室溫,就會出現這個問題——于是就有了“冬設低溫,夏設高溫,春秋設中擋”的建議。當然,這句話有點曖昧。畢竟冬天室內溫度可能不低。所以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設定溫度略低于室溫,最省電。
有些冰箱具有“冬季補償”功能,用于防止冰箱在設定溫度高于室溫時制冷。原理很簡單。在溫控器旁邊加一個加熱裝置,讓溫控器誤以為溫度升高了。該功能功耗不低(帶加熱功能的產品功耗不會太低),所以一方面不建議使用該功能;另一方面,開啟冬季補償后,記得及時關閉。
能不能不按建議設置?
在不同的季節,人體對溫度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在夏天,當冰箱設置在10時,我們可能會覺得不夠涼爽,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飲料也不過癮。于是有人問:我能不能不按建議設置?
當然可以!只要設定溫度不高于室溫。所謂的溫度設定建議,無非是一個經濟的角度。就像空調建議我們開26制冷一樣——但我就是喜歡開16制冷,當然。但這不是最經濟的方式,僅此而已。
點個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