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分頻是什么意思?對性能有什么影響?(圖文)
一、內存分頻是什么意思?
我們這里主要說的是1:2的分頻比例,其實還有其他的比例關系,比如1:1,1:1.33,如下圖
平時我們見到的非整數倍的內存頻率就和上圖這個100:133有直接關系,這個東西中文叫做“內存速率比例模式”。100:100指的是同步運行,100:133指的是異步運行,它們對于電腦的性能基本沒什么影響,一般都設置成自動就行了。
而1:2內存分頻其實指的是100:200,這個概念是從amd銳龍系列處理器開始引入的,如今intel最新第十一代處理器也開始有了1:2的內存分頻模式。1:2內存分頻的意思是內存控制器的頻率為內存頻率的二分之一,比如內存頻率是1600MHz,那么內存控制器的頻率就是800MHz,見下圖的例子。
1600內存在1:2內存分頻模式下,內存控制器的頻率只有約800MHz
二、為什么要引入1:2內存分頻技術?
如今內存頻率越來越高,最高已經來到了4800MHz,(平時我們常見的是2666、3000、3200、3600這些頻率),而內存控制器在當前的制作工藝下無法做到太高的頻率,之前的100:133分頻比例已經無法很好的支持高頻內存,所以才引入了1:2的分頻比例(也就是100:200),讓內存控制器可以在相對低的頻率里與高頻內存保持正常通信。
三、內存分頻對電腦性能有什么影響?
理論上來說,內存分頻在達到一定臨界點的時候會增加內存的延遲,從而降低內存性能。、比如在正常分頻的狀態下,內存頻率和內存控制器的頻率相差不大,那么兩者之間的通信就不會有什么磕絆;而在內存在1:2分頻狀態下,假如內存頻率是4000Mz,此時內存控制器的頻率只有2000MHz,那么兩者在通信的時候,高速工作的內存就得邊跑邊等內存控制器,這樣就會引起內存延遲的增加。
不過并不是說只要內存處于1:2分頻模式下就會增加延遲,它是有一個臨界點的,這個臨界點一般是在3600MHz。也就是說在1:2分頻模式下,只要保證內存不大于3600MHz就不會有什么問題。
四、內存1:2分頻在哪里設置
內存分頻模式一般在主板bios的超頻模式里可以找到,有些bios會顯示為Gear1和Gear2,Gear1對應1:1,Gear2則對應1:2
總結:內存分頻是什么意思?對性能有什么影響?
內存分頻的概念其實很早就有了,只不過到從amd銳龍之后才有了1:2的分頻模式,包括現在intel最新11代平臺也加入了1:2的分頻模式。理論上來說1:2分頻模式會增加內存延遲,不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說1:2分頻就肯定會降低內存的性能,只要內存頻率控制3600MHz左右,即便是處于1:2分頻模式下,內存的性能也不會打折扣。
- 上一篇
B560 Z590 H510有什么區別?搭配什么型號的cpu(圖文)
?B560 Z590 H510有什么區別?理論上來說,只要是10代、11代的cpu都可以用這3個型號的主板,但是不同規格的主板在做工用料上的差異,絕決定了它能否發揮出cpu本身的最大性能。此外規格更高的主板,其接口、擴展性也更加豐富,這些對于有專業需求的用戶來說非常值得關注。總的來說,主板和cpu的搭配,建議不要出現小牛拉大車的情況。
- 下一篇
機械鍵盤選什么軸好?各種軸的特性和區別(圖文)
機械鍵盤選什么軸好?各種軸的特性和區別?黑軸:它的觸感是直上直下,沒有一點兒段落感,噪音較小。其觸發鍵程為2.0mm,壓力克數為60g,單個軸的使用壽命一般來說長達50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