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70Pro測評-真機上手拍攝人像風景測評
榮耀70Pro這款手機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好的天璣8000的處理器,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好的手機性能體驗,那么這款手機真實體驗怎么樣?這里小編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手機資訊。
榮耀70Pro測評?
此前榮耀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 深厚的優化功底 ",上一代榮耀 60 系列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同樣的芯片,榮耀總能憑借自己爐火純青的優化功力打磨出更好的使用體驗。
既然如此,要是榮耀 " 深厚的優化功底 " 再配上 5G 旗艦級芯片會迸出怎樣的火花呢?那這就得看全新的榮耀 70 Pro 了。

跟往常一樣,這次我們也是早早拿到榮耀 70 Pro 了,我周末甚至還帶上它去出門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朝夕相處我對這款手機徹底淪陷了。

我拿到全新的榮耀 70 Pro 的時候,第一感覺還是驚嘆于它那難得的輕薄。
眾所周知,自從進入 5G 時代以后,各家手機都變得 " 膀大腰圓 " 了,重量超過 200 克的比比皆是,部分游戲手機和旗艦手機的裸機重量甚至直奔半斤去了(250 克),而經過實測,榮耀 70 Pro 僅有 195 克,有意思的是,它和其他相同重量的手機同時拿在手上,榮耀 70 Pro 在感覺上會更輕一些。
不過如此輕薄的手感也是有一些 " 煩惱 " 的,由于我此前習慣了 iPhone" 實心磚 " 般的重量,因此我周末準備出門的時候明明已經把榮耀 70 Pro 放入褲袋里了,但我一出門的時候卻忘了,輕薄的它使我忽略了它的存在,直到我找了一圈才發現原來它就在褲袋里。

能有這種輕若無物的手感,榮耀 70 Pro 的行業首款全對稱四曲面設計功不可沒,得益于其恰到好處的曲面銜接,榮耀 70 Pro 的中框稱手且很窄,和今年流行的直角邊框的設計比起來,它無論是視覺上還是手感上都要更為輕薄。
說實話,我是挺喜歡榮耀 70 Pro 正面的全對稱四曲面設計的,我平時用全面屏手勢比較多,上劃和左右劃動的頻率會非常高,而它每次劃過曲面所帶來的順滑感是直屏所無法比擬的,另外,曲屏還能在視覺上顯得黑邊更窄。
并且榮耀 70 Pro 的上下和左右的曲面曲率是不一樣的,上下的會稍微小些,這樣在保證順滑手感的同時還能減少曲面所帶來的反光問題,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也正因為榮耀 70 Pro 的上下曲面有點小,所以基本上只要戴個殼就給抹平了,它裸持使用手感更佳。

顏值是榮耀數字系列最不用擔心的地方,它已經多年蟬聯顏值天花板的稱號,從配色到工藝,再到各種細節之處,榮耀數字系列對美都有著自己獨到的思考,這一次的榮耀 70 Pro 用光線做設計,對美進行了再一次的思考與創新。
為了回頭率榮耀 70 Pro 可謂是煞費苦心,我們拿到的流光水晶的配色,只要有光線照射,它的后殼就是 " 光芒萬丈 " 的,手機裸持在街上,那回頭率可是杠杠的。
在流光水晶的配色里,榮耀 70 Pro 加入了菱格紋理,它如水晶般晶瑩剔透,相比一整塊鏡面效果,它少了一些鋒芒,多了幾分溫柔。

榮耀 70 Pro 的流光水晶和薄霧金沙配色都采用了 " 雙膜三紋雙鍍 " 工藝處理。
雙層膜片于平面中創造更好的景深效果,雙層鍍膜呈現更好的質感,多層紋理帶來更豐富的紋理細節,環環相扣,最終使得榮耀 70 Pro 的后殼就像是鋪上了一層層鉆石粉,閃光點點,宛如夏夜的星光漫天,光影流淌在方寸之間。
雖然榮耀 70 Pro 的后攝模組同樣是上一代的雙鏡設計,但在此基礎上它還有一些小改變,它大膽地引入了扇形對稱造型,在呈現效果上變得更加簡潔純粹。

本來周日那天我是興高采烈準備出門的,結果那時剛踏出家門看了看榮耀 70 Pro,發現我昨晚是忘記充電了,它的電量只剩不到 20%,那怎么辦呢?當時朋友的呼喚還迫在眉睫,于是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小充一會了,不過很快,榮耀 70 Pro 所搭載的 100W 超級快充 20 分鐘左右就把電量沖到 80%,這已經足夠使用一天了。
此次榮耀 70 Pro 和榮耀 70 Pro+ 都同樣采用 100W 的有線超級快充方案,這可是并不多見的單電芯百瓦快充方案,它的雙回路設計結合最新的多極耳電芯工藝,能讓電池更薄、更安全、能量密度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