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師曙光16筆記本全面評測-性能深度測評(圖文)(3/5)
CPU 方面,當然是毫無疑問的 12 代酷睿 i7-12700H 了。12 代酷睿 i7-12700H 最大的亮點便是基于 intel 7 工藝打造的全新混合架構了,6 個性能核 8 個能效核,其中性能核支持超線程技術,共計 14 核 20 線程,
這使得這一代多核性能有了一個飛躍。24MB 的三級緩存和 45W 的基準功耗則與上代保持一致。

與上代的核顯只有 32EU 不同,這一代的核顯并沒有縮水,而是采用了滿血的 96EU。

筆記本的配置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散熱和供電是否充足,這關乎了性能能否充分釋放。從我們的拆機圖中可以看出,它采用了一個四銅管雙風扇的設計,散熱規格上做的還是不錯的。

電池容量高達 80Wh,在筆記本本中稱得上是比較大的。

同時機身也保留了雙硬盤位,方便用戶自行擴容,這兩個硬盤位均支持 PCIe4.0*4 通道。

那么它能否壓得住全新英特爾銳炫 A730M GPU 和 12 代 H45 酷睿 i7-12700H 處理器呢?室溫 24℃下,我們打開狂暴性能模式,然后使用 AIDA64 進行單烤 FPU,功耗穩定在 80W,溫度穩定在 90℃,這個 CPU 性能釋放稱得上優秀。

然后我們使用 FurMark 甜甜圈進行單烤 GPU, 一段時間后可以穩定在 95W 左右,76℃。這個溫度還是相當低的,也就是說還有不少性能釋放的余地,希望能盡快提供更高 GPU 功耗的 vBIOS。

接下來我們同時運行以上兩款軟件,模擬最大的壓力,運行 15 分鐘的雙烤。15 分鐘后 CPU 穩定在 45W、87℃,GPU 穩定在 95W、70℃。

點個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