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2Pro天璣版性能評測-性能深度測評(3/3)
可以看到在跑分環節,天璣 9000 + 的每一項數據相比天璣 9000 都有提升,雖然體現在紙面上并沒有高很多,但作為小改款,聯發科進一步壓榨出這顆 SoC 的性能潛力。

當然,跑分歸跑分,實際體驗又是另一回事了。具體在游戲中,天璣 9000 + 能否讓消費者感知到升級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測試前慣例交代下測試環境,本次測試基于 25 度的室溫環境,在游戲工具欄中選擇性能模式,手機調至 70% 亮度和 50% 外放音量。

在王者榮耀中,我們選擇最高畫質,關閉動態分辨率,一局 20 分鐘左右的游戲之后,這顆天璣 9000 + 的平均幀率為 119.1 幀,幀率曲線整體為一條直線,功耗則在 3.7W 左右。

此時機身正面的最高溫度為 40 度,背面最高溫度為 39.2 度,中框最高溫度為 39.3 度。幀率上王者榮耀對天璣 9000 + 已經沒有壓力,而整機≤40 度的溫度和 3.7W 的功耗表現,也證明了其出色的能耗比。

然后是大家的老朋友原神,單獨交代一下測試路線,測試路線固定,如圖所示游戲時間統一調為 19:00 整由璃月港南部錨點向北出發,
經過北部錨點后沿天衡山北側官道一路向西北前進,途徑遁玉陵、靈矩關和青墟浦,最后抵達層巖巨淵上層,路上有怪打怪,有礦挖礦,不進行地圖傳送或打開設置菜單等影響瞬時幀數的操作。游戲畫質設置為全最高,關閉動態模糊,幀數改為 60 幀。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 12 Pro 天璣版要想獲得原神 720P 的最大分辨率,需要先進入自帶的游戲空間 App,選擇原神并在下面的 GPU 設置檔中選擇高質量,然后進入游戲才行。

經過 30 分鐘的游戲之后,小米 12 Pro 天璣版最終的平均幀數為 58.2 幀,雖然整體的波動幅度比較明顯,但還是穩定成了近似一條直線,而且功耗也只有 5.5W 左右。

溫度方面,機身正面最高溫度為 43.5 度,背面最高溫度為 43 度,中框最高溫度為 43.2 度,雖說算不上“凍手”,但至少可以愉快玩耍了。看到這你可能還覺得感知不明顯,無非就是溫度低了一些,但接下來的對比有些出乎意料。

那 Redmi K50 Pro 的表現又如何呢?從最終的測試結果不難看出,雖然功耗只提高了 3W, 但實際的幀率表現和天璣 9000 + 差別可不小,游戲中天璣 9000 只堅持了 5 分鐘的 60 幀滿血體驗,
隨后就開始出現明顯的波動,直到最后階段也沒能重新穩定 60 幀附近,最終平均幀數在 51.7 幀,不過多數時間的實際幀數都低于 50 幀。
所以游戲體驗上,絕不只是理論測試所反映出的差距,天璣 9000 + 的表現太穩了,相比之下天璣 9000 甚至有些相形見絀。
再來看看溫度上的表現,這張圖一出大家應該就明白了,天璣 9000 已經有些壓不住原神了,機身正面最高溫度 47 度,背面最高溫度 46.5 度,邊框最高溫度 45.2 度,不至于燙手但熱感也比較明顯了。
天璣 9000 選擇一上來就把大核跑滿,自然是要付出一點代價。顯然,天璣 9000 + 這次的升級并非大核“小超頻”這么簡單,通過調整核心調度策略改善整體的能效比才是關鍵,看得出小米這次也確實針對游戲體驗做了更多的優化。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一加 12 瑞聲仿生振感馬達 Turbo,號稱超越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 iQOO 12 系列發布:驍龍 8 Gen 3 與 3 倍 6400W 潛望長焦(圖文)
- iQOO12 Pro 首發三星 E7 屏:144Hz 高刷、峰值亮度達 3000nit(圖文)
- 聯發科天璣 8300 有望本月亮相 性能有望看齊天璣 9000+
- 行業首發iQOO 12 Pro 2K E7 144Hz 全感屏,支持 IP68 級防塵防水
- 屏下前置 + 驍龍 8Gen3 紅魔新機電池 6200mAh 以上?(圖文)
- 華為小米 vivo 相繼入局 AI 大模型,手機圈又卷起來了!(圖文)
- Meta 如何在 AI、元宇宙和效率之間取得平衡?(圖文)
- 谷歌 Pixel 8 Pro 面部識別太拉胯:兄弟間可隨意解鎖 (圖文)
- 聯想 thinkplus 口紅電源家族新品正式發售(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