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12490F對比R7-5700X-性能詳情分析(圖文)(2/4)
理論性能
在測試前,我們先來烤個機,看看 65W 的 TDP 背后是怎樣的真實性能表現。
這次我們用的散熱器是酷冷的 360 水冷,因此散熱是不用擔心的。實際使用隨便來個塔式風冷也能壓住。

單烤 FPU 15 分鐘后,i5-12490F 穩定在 66W,和標稱的 65W 基本沒有區別,此時溫度僅 50℃,全核頻率穩定在 4GHz。

而 R7-5700X 的功耗會略高一些,功耗穩定在 77W,溫度略高了 4-5℃,同時頻率則穩定在 3.8GHz。

再進行理論跑分,小編為大家測試了 CPU-Z、R20、R23 和 Geekbench5,可以看出在所有項目中,i5-12490F 都表現出了幾乎和 i7 持平的單核性能,相比于 R7-5700X 有明顯優勢。而多核則與 8 核 16 線程的 R7-5700X 有一定差距。

我們以 R7-5700X 為 100% 基準進行制表,可以看出單核 i5-12490F 能領先 10%-20% 左右,多核則是 R7-5700X 能領先 8-15% 左右,可以說是各有優劣。

游戲對比
那么在實際體驗中會怎么樣呢?一般來說 3A 大作會更吃顯卡一些,因此在接下來的游戲測試中,為了讓差別更加明顯,我們手動將畫質降低到 1080P 低畫質,以徹底避免 GPU 瓶頸對 CPU 對比帶來的影響。

首先是《CS:GO》,在自帶的 BenchMark 下,兩臺電腦都能跑到非常高的幀數。但由于《CS:GO》是一款單核優化的游戲,所以 i5-12490F 的表現還要略好一些。
i5-12490F+RTX 3060Ti 平均 573 幀:

R7-5700X+RTX 3060Ti 平均 524 幀:

如果是玩配置要求更高的 3A 大作的話,會有怎么樣的表現呢?在《古墓麗影:暗影》中,R7-5700X 要略勝一籌,比 i5-12490F 高了 10 幀。這是因為這款游戲的多核優化做的比較好,而 R7-5700X 的多核確實更強一些。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一加 12 瑞聲仿生振感馬達 Turbo,號稱超越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 iQOO 12 系列發布:驍龍 8 Gen 3 與 3 倍 6400W 潛望長焦(圖文)
- iQOO12 Pro 首發三星 E7 屏:144Hz 高刷、峰值亮度達 3000nit(圖文)
- 聯發科天璣 8300 有望本月亮相 性能有望看齊天璣 9000+
- 行業首發iQOO 12 Pro 2K E7 144Hz 全感屏,支持 IP68 級防塵防水
- 屏下前置 + 驍龍 8Gen3 紅魔新機電池 6200mAh 以上?(圖文)
- 華為小米 vivo 相繼入局 AI 大模型,手機圈又卷起來了!(圖文)
- Meta 如何在 AI、元宇宙和效率之間取得平衡?(圖文)
- 谷歌 Pixel 8 Pro 面部識別太拉胯:兄弟間可隨意解鎖 (圖文)
- 聯想 thinkplus 口紅電源家族新品正式發售(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