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和amd處理器哪個好(amd和英特爾處理器哪個性價比高)
在AMD與英特爾爭奪全球芯片主導地位的最新篇章中,兩家公司都將第三代x86 CPU瞄準服務器市場。今年早些時候,AMD發布了其EPYC“Milan”芯片,而英特爾則推出了代號為“Ice Lake”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SP)。
服務器處理器:x86
AMD和英特爾為計算機系統制造和銷售一套芯片,而EPYC和至強處理器則專門服務于工作站、服務器和嵌入式系統。這些處理器類似于使用x86微體系結構的臺式機處理器。與臺式機芯片不同,服務器處理器包括企業級功能,例如PCIe通道、更大的RAM和緩存內存以及更高的內核數。
AMD EPYC(霄龍)系列
AMD在x86市場仍然相對較新,2017年使用其Zen微架構打造并推出了其EPYC系列處理器。第一代AMD EPYC(那不勒斯)包括多達32個內核、64MB的L3緩存、128個PCIe通道和8個DDR4通道。2018年,AMD EPYC的第二次迭代(羅馬)版本將RAM提升至4TB,并支持PCIe 4.0和多達64個內核。Rome的發布改變了游戲規則。
2019年10月宣布,代號為Milan的第三代EPYC于2021年3月推出,是AMD當前服務器處理器的標準。第四代熱那亞芯片的公告細節預計在2022年公布。
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家族
自1998年以來,至強微處理器系列一直是英特爾的x86微處理器。通過多年開發面向消費者和商業的芯片,英特爾于2015年推出了基于Skylake微架構的第一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英特爾在提供用于服務器的最新處理器,每次迭代都有四個級別的功能:至強青銅、至強銀、至強黃金、至強白金。
從青銅級到白金級,功能的區別在于入門級性能和輕任務完成與關鍵任務、虛擬化、實時分析和人工智能功能的對比。
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稱為Ice Lake,于2019年9月推出,該芯片于2021年4月上市。下一次迭代Tiger Lake于2020年10月宣布,最快可能在今年上市。
第三代芯片對比:Milan vs Ice Lake
第三代AMD EPYC:米蘭
第三代AMD EPYC緊隨業界推崇的Rome模型和Zen+(也稱為 Zen 2)微架構之后。2020年11月,Zen 3的測試顯示每核性能創世界紀錄,僅提高了對該最新版本的預期。
與Rome類似,Milan是7nm,具有64個內核和128個線程,可容納高達4TB的內存容量,并提供128個PCIe通道。Milan在其更新的微架構中打破了羅馬,支持小芯片連接,并導致更多的L3緩存和減少的延遲。總之,AMD EPYC Milan在HPC、虛擬化、云和企業工作負載的工作負載方面創造了120項新的世界紀錄。
上一代的改進包括:性能提升19%;峰值功率增加17%。
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Ice Lake
從2019年發布Cooper Lake開始,英特爾從14nm飛躍,發布了第一款10nm芯片。經過長時間的延遲,英特爾以第三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Ice Lake的形式推出了第二個10nm。英特爾在滿足7nm方面的努力是有據可查的,但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Cascade Lake的顯著變化包括20%的IPC提升以及對云、虛擬化和AI等高級工作負載的改進處理。英特爾加密加速等附加功能可減輕5G基礎設施和SSL Web服務等加密密集型工作負載。英特爾的第三代Xeon-SP憑借其6TB的內存容量和幾乎兩倍的芯片變體數量在米蘭的比賽中表現最為突出。
上一代的改進包括:更高的內存容量166%;人工智能性能74%;更高的內存帶寬60%;性能提升46%;更多PCIe通道33%。
規格比較
公司比較
AMD:小兄弟崛起
成立十多年來,超微設備公司 (AMD) 主要是為其他PC制造商生產計算機芯片的第二來源生產商。在1980年代與英特爾合作--你猜對了--AMD可以在生產用于IBM世界流行PC的微處理器的同時在工作中學習。
AMD于1990年代初期與Intel分開發布微處理器,隨后在2000年成功生產出第一款1GHz芯片。撇開與Intel的反壟斷斗爭不談,AMD顯著提升了其在微處理器領域的地位,并在與Intel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除了半導體,AMD還在消費電子領域生產閃存芯片、圖形處理器、主板芯片等。
英特爾:行業巨頭開始做大
英特爾是硅集成電路解決方案的早期創新者,在1968年擁有兩名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和250萬美元的資金。從1981年開始,IBM選擇英特爾作為其CPU制造商,鞏固了英特爾的地位。英特爾于1985年發布了32位芯片,1993年發布了奔騰微處理器,以及英特爾CPU與微軟操作系統的結合,使英特爾家喻戶曉。
雖然英特爾以其處理器而聞名,但成功和世紀之交帶來了產品供應的擴展。今天,英特爾提供最終用戶外形尺寸、內存芯片、二合一設備、虛擬化服務器軟件等。
芯片巨頭之爭還在繼續
AMD和英特爾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引領服務器微處理器行業。隨著明年第4代產品的計劃,很快每個供應商都有機會展示他們的規格。
在比較2019年和2020年的第四季度業績時,這種轉變值得注意。英特爾從一年前的95.5%到92.9%;而AMD從4.5%上升到7.1%。有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結果,AMD的x86處理器剛剛取得了自2006年以來最重要的市場份額。
憑借Rome的發力,我們對兩條產品線的分析,并考慮到行業評論,我們相信AMD會贏得更多機會。當然,隨著英特爾的規模和影響力以及他們在Ice Lake處理器產品方面的飛躍,這場戰斗要結束還需要很多年。(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