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筆記本質量怎么樣?(高性價比筆記本宏碁傳奇體驗)(2/2)
當然,對老婆大人來說,外接顯示器的機會幾乎等于零,滿足她的日常使用需求,這款宏碁傳奇是完全沒問題的。
接下來聊聊最重要的:性能。
這款宏碁傳奇用上了AMD的7nm制程工藝的銳龍4000系列平臺,大家可以買到六核心六線程的銳龍5 4500U和八核心八線程的銳龍7 4700U兩個版本。
銳龍4000系列平臺今年有多香,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了,特別是面向輕薄本的4000 U系列平臺可以說是口碑爆棚,將輕薄本的性能和價格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當然,有些人可能說這款宏碁傳奇的性能釋放不是那么奔放。的確,在輕薄本上銳龍4000 U系列處理器的性能最高可以穩定釋放到35W水平,但這需要取舍。
于是,借著這次體驗這款宏碁傳奇的機會,想跟大家說明一個事實:奔放的性能釋放的確很好,性價比很高,但并非決定輕薄本賣點的唯一因素,超常的性能釋放往往需要強大的散熱系統來壓制,從而在重量輕薄上做妥協。
當用戶的使用需求只是上網、看片、網課和簡單辦公這些場景,特別是像老婆大人這樣的廣大女性用戶們,她們或許用不到35W這么猛的性能釋放,對她們來說,更輕薄、更小巧、顏值高反而更重要。
再來看看這款宏碁傳奇14,用Aida64單拷半小時,這顆銳龍7 4700U的功耗基本穩定在18W。
連續20輪的CineBench R15測試,最大值941.62,最小值927.92,差值可以說很小了。
CPU-Z的單核成績498.5,多核成績3471.1。
無論是跑分還是性能釋放的穩定性,都遠遠高于使用Intel酷睿i7-1065G7的RedmiBook 14二代。
看跑分可能有些不夠直觀,接下來是實際應用。
一口氣在Edge瀏覽器上打開36個愛奇藝主頁窗口,此時內存的占用率已經達到76%了,打開4K超清視頻,依然很流暢;打開Photoshop大文件,依然不卡頓;解壓縮超過3GB的大文件,系統整體運行還是很流暢。
而所有這些操作,都是在不插電,電池跑在長續航模式下的實際體驗。
插電最佳性能模式下,打開一張90億像素的24.6GB由NASA拍攝的銀河照片,這款傳奇14僅用時57秒。
要知道,打開同樣的文件售價2萬塊的Surface Book 3商用版都用了1分24秒,這無疑就是AMD銳龍7 4700U加持下的強大性能表現。
當然,這些日常應用的表現,除了CPU之外,內存和硬盤也都很重要。我體驗的這款用的是三星的NVME固態硬盤,讀寫成績都很不錯。
16GB雙通道內存的讀寫測試成績也非常棒,因為是板載內存,建議大家選購時盡量買16GB版本。
好了,本來說這款老面孔傳奇簡單說一下,沒想到還是聊了不少東西。核心觀點就兩個:
一、AMD Yes!
二、莫要以性能釋放這個指標去衡量所有輕薄本。
宏碁傳奇這類僅有1.2kg的輕薄本設計初衷并非高性能,而是更注重小巧便攜,滿足廣大女生們的日常應用和輕辦公完全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