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系統盤怎么弄-(固態硬盤系統盤怎么弄壞)
買了SSD不會安裝?看完就知道~
還記得當年Windows 在7系統體驗指數中,5.9分磁盤分數,其余4項7分.似乎我們已經告訴我們,機械硬盤注定要被時代淘汰。
雖然受前兩年內存顆粒價格波動的影響,勢如破竹SSD多年來,固態硬盤徹底打破了溫徹斯特機械硬盤在計算機硬件領域的統治地位。SSD數倍于HDD機械硬盤的傳輸性能使普通用戶和發燒玩家的體驗翻了一番。如今,經過多年的發展,QLC等待廉價新一代顆粒的出現,標志SSD已成為存儲界的主流。
很多人都用過快SSD第一感覺之后。這種快不僅體現在開關速度上,還體現在計算機使用的各個方面,SSD讓你耳目一新。不過,SSD與機械硬盤不同機械硬盤,SSD快需要正確的使用方法。否則,高速公路花了很多錢買回來SSD只能當低速用,那得多虧啊!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固態硬盤的正確打開方法~ 你可以參考一下~
固態硬盤接口與性能的關系:M.2還是SATA
在這場存儲革命中,為了實現更快的速度、更多的使用環境和更好的體驗,SSD界面也在不斷進化和創新,像主流的SSD就有SATA接口、M.2接口、PCIe接口和mSATA接口等。
SSD最常見的錯誤使用方法是不將其連接到設備的正確接口上。
SSD最常見的錯誤使用方法是不將其連接到設備的正確接口上。SSD主要有兩種接口SATA與M.2接口。這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接口,相互不兼容。
目前市場上主流大容量SSD以SATA和M.2接口為主。硬盤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硬盤接口,SATA 3.0接口最大的優點是成熟。普通2.5英寸SSD以及HDD這種接口用于硬盤,理論傳輸帶寬6Gbps,雖然與新接口的10相比Gbps及32Gbps帶寬有一定的差距,但普通2.5英寸SSD500MB/s左右讀寫速度也足夠。
雖然SATA 3.0界面規格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但廉頗老了,尚善飯否。大多數用戶都是對的SSD性能要求不是極其苛刻,購買時也要考慮性價比因素,所以SATA 3.0期以來,0界面將是主流大眾的選擇。
M.接口,原來叫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寬度22mm,單面厚度2.75mm,雙面閃存布局只有3.85mm厚。M.2接口產品有豐富的可擴展性,最長可以做到110mm,可以提高SSD容量。此外,M.可同時支持2個接口SATA及PCI-E如果采用通道,后者更容易提高帶寬SATA通道的M.2接口固態硬盤,讀寫速度550MB/s左右。
由于M.2 SSD可以走兩個不同的通道,性能差距很大。SATA3.理論帶寬為60通道Gb/s.理論極限傳輸速度600MB/s,所以跟市面所有的SATA接口SSD一樣。而主板M.2接口走PCI-E通道傳輸通道帶寬10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