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屏下 Face ID 技術仍在研發:2026 年才可能量產
自從 2017 年發布的 iPhone X 上首次搭載 Face ID 后,異形屏就成為了全面屏 iPhone 上的標志之一,盡管去年的 iPhone14 Pro 系列上將劉海屏設計變成了靈動島,但相比安卓手機上小小的挖孔甚至是屏下攝像頭方案,劉海屏和靈動島設計明顯無法滿足用戶對手機外觀的追求。
日前,據 appleinsider 報道,蘋果正在研發新一代的屏下 Face ID 技術,將目前需要占用屏幕較大顯示面積的 3D 人臉識別方案置于屏幕下方,兼顧臉部解鎖和屏幕顯示的一體性。
屏下前置攝像頭在安卓手機領域并不新鮮,目前已經量產使用的就有中興和小米,他們的技術均已迭代到第三代甚至更高,兼顧屏幕的顯示以及前置攝像頭的拍攝效果,一般情況下用戶不容易察覺到屏下攝像頭處屏幕的效果存在差異。

安卓手機的屏下攝像頭方案主要是將前置攝像頭上方的發光單元縮小,減少對光線的阻擋,再加上算法的優化,讓攝像頭在捕捉少量光線的情況下,仍然拍出不錯的畫面,實現自拍和解鎖的工作。
這種方案目前相對較為成熟,但不足的地方必然也有,首先是受限于光線減少和屏幕發光單元的遮擋,前置攝像頭的成像畫質要比一般挖孔前置的差一些。
其次,為了顯示效果的一致,屏下位置被縮小的屏幕發光單元要提升亮度才能與整塊屏幕的亮度和顯示亮度保持接近,但對于 OLED 來說,這無疑是影響屏幕壽命的操作。我就有朋友的屏下攝像頭手機在使用不到半年后,屏下攝像頭處的屏幕出現了明顯的燒屏情況,還好官方售后免費換屏了。
最后,為了保證前置攝像頭的成像效果以及顯示效果,目前采用屏下攝像頭方案的量產機型基本均為 1080p 級別的分辨率,暫時還無法做到 2K 級別,滿足不了旗艦機對屏幕的要求。

基于這些原因,目前安卓手機廠商也只有少數 2、3 家廠商敢將此技術應用到少數量產機型上,這也是蘋果在屏下 Face ID 上一直十分謹慎的原因。近年,蘋果一年也只發布 4-5 款新機,可以說每一款都是蘋果的銷量擔當,都是千萬級的銷量,先不說屏下 Face ID 可能導致前置攝像頭的成像表現下降,以及分辨率無法做高的問題,僅是增加燒屏的風險也夠讓蘋果三思而后行。

目前蘋果在屏幕上多是由第三方合作伙伴供應,放眼現在行業里能在屏幕顯示效果、使用壽命上滿足蘋果屏下 Face ID 的方案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也許僅出現在蘋果和合作伙伴的實驗室里,這也是為何 appleinsider 指出,蘋果要到 2026 年才可能量產使用屏下 Face ID 方案的原因。
- 上一篇
性價比更好 京東百億補貼 iPhone14PM256G8277 元
京東百億補貼來了,先看看 iPhone14 頂配!iPhone 14 Pro Max 采用一塊 6.7 英寸全面屏,分辨率為 2796*1290,像素密度 460PPI,屏幕正面攝像頭區域由劉海改為了 " 靈動島 ",能夠與多個 App 進行交互,比如音樂、導航、計時器、比
- 下一篇
蘋果高管透露“蘋果芯” Mac Pro 仍在研發中
蘋果正在逐步將其整個 Mac 系列轉換為自家的芯片。在過去幾年中,這家位于庫比蒂諾的巨頭已經成功地從英特爾轉向了自家的 M 系列芯片。這些定制芯片不僅具有增強的 CPU 和 GPU 功能,而且更低的功耗也有助于改善電池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