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都有哪些類型的?耳機選購指南(2/2)
游戲耳機的選擇
關于電競耳機,玩家的爭論一直比較激烈,既有認為是智商稅的,也有覺得真香的,那么你適合選用什么樣的電競耳機呢?
外形設計:頭戴式 PK 入耳式
目前市面上的電競耳機大多數都是頭戴式,因為頭戴式可以放下更大的發聲單元,而且通過搭配更寬的頭帶可以實現長時間佩戴不疲勞。
入耳式耳機一般注重降噪表現,不過在音質上可能達不到頭戴式的效果,而且因為每個人的耳道不同,長時間佩戴可能會造成耳朵疼,影響使用體驗。
音質選擇:大單元的大震撼
電競耳機一般都采用更大的發聲單元,意味著可以提供更高的響度,放大游戲中聲音的細節,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非常實用,一般電競耳機選擇 40mm 甚至更大的發聲單元,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物理 7.1 聲道 VS 虛擬 7.1 聲道
電競耳機要更好地提供聽聲辯位的功能,聲道是必不可少的,物理聲道指的是在耳機中安裝多個喇叭,通過不同位置的喇叭發聲,從而實現模擬不同方位聲源的效果,其立體感更強,不過物理 7.1 聲道耳機的體積更大,重量也更重。
虛擬聲道則是通過算法來將聲音模擬 7.1 聲道的效果,將兩個喇叭單元模擬出立體聲源,雖然效果沒有物理 7.1 聲道好,但是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也更便宜。
RGB光效:真的不是錦上添花
很多電競耳機都自帶 RGB 光效,其實光效并不是錦上添花的設定,因為你戴在頭上自己是看不到光效的,不論什么光效對于你來說都不能提升游戲體驗。
如果愿意加錢獲得 RGB,那一定要選一款有實體開關,可以關掉光效的產品,要不等你需要關燈的時候就尷尬了。
也就是說,電競耳機提供了更大的單元,更加炫酷的光效,還有很多獨特的功能,也導致了電競耳機價格更貴,如果你對游戲有更高的要求,選電競耳機多半沒錯。不過也不能一味追求更高的參數和更多的功能,貼合自己實際需要的耳機才是好耳機。
多聲道看大片耳機選擇
如果您看的是最近一兩年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會發現視頻不僅僅是 4K 帶 HDR 的,音軌也有變化,不再是簡單的 2.0 兩個聲道,越來越多的視頻開始支持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這種多聲道,但想要體驗全景聲,是很麻煩的事情。
回音壁 / 多聲道:要求過高
很多人如果家里的空間允許,會考慮在電視下方弄個回音壁,有的還帶低音炮,有的方案是專門的多聲道系統。但使用者親身的體驗來說,這種方案并不是太理想。
首先是成本很高,全景聲理想要 7.1.2,模擬出來的立體感不強,立體感強的普遍很貴,并不是說支持全景聲,就有好效果,這是一個問題。另外現在普遍住樓房,全景聲聲音小了不爽,聲音大了……擾民,鄰居會投訴。所以不少人買來之后用的不多,需要更好的辦法。
多聲道耳機系統
于是人們率先想到的就是耳機。但全景聲有個麻煩的地方和簡單的 2 聲道不一樣,它需要解碼,因此必須有個解碼器,耳機才能知道不同聲道分離出來的聲音。早期的產品,普遍都是帶一個解碼器。
現在新的產品不一樣了。比如蘋果的耳機,用兩個藍牙耳機就可以實現空間音頻的效果,這其實在某些方面和全景聲類似:更強的空間定位效果。現在的產品支持全景聲,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其實就是游戲耳機,很多游戲就天生的使用全景聲技術輸出。
另外一類則是更純粹一些的全景聲看片的產品。這里面有個明星產品就是索尼的 NS7, 它依賴一個無線發射器,雖然不是耳機,但因為是開放空間 + 可帶穿戴所以很受青睞。JVC 的 ETX-1 則更專注一些,是帶解碼器的產品,價格比較貴且不易買到。
查詢杜比官方的網站其實可以看到,它現在合作認證的產品,基本還是以游戲向的為主,看劇體驗目前來說從企業端的產品策略來看,還是以回音壁之類的方案為主。但作為 PC 用戶其實就非常尷尬:基本找不到桌面的、支持全景聲的揚聲器產品,只能靠耳機,但現在無論游戲還是看影視劇,可選的方案不多,這方面的需求或許未來會成為一個熱點方向。
多看多聽 耳機選擇的終極奧義
我們每個人的的骨骼到耳朵都不一樣,所以耳機就變成一個很個性化的產品,這里我們建議買到時候別盲目,一定要多聽、多看多比較才能找到適合自己那個。
耳機都有那些不舒服
耳機雖然設計的時候就考慮了各種情況,但不舒服是很多人都會體驗到的感受。典型的有如下幾個。第一個就是耳機夾頭,壓耳朵非常難受,現在有的耳機甚至還在橫梁上設計了氣囊一類的結構,降低壓力。這還衍生出一個夏天常見的問題:耳罩式的非常的熱。
第二個則是藍牙耳機人群常見的問題:要么耳孔小戴起來漲的難受,要么戴起來不那么牢固。相信很多人都有丟半邊的經歷……如果現在看現場演唱,會發現歌手普遍都帶著回返耳機,這個耳機普遍都是根據他們個人的耳朵模型定制的,別人倒不是說戴不了,但別扭是一定的。這種定制服務是解決舒適性的問題之一,但普遍很貴。
耳機的聲音
耳機最重要的是聲音。這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音質。聲音是不是你喜歡的特色?因為所有耳機都有一定的特色,買的時候別人再推薦,也要自己聽一聽再說。這個聽一聽不是簡單的聽一會兒,而是要聽挺長一段時間。
所以就要多聽,這個線上有的店鋪可以提供一個試聽的耳機或是耳放,如果大城市,一般都會有實體店可以多聽。尤其是 HiFi 耳機,自己用什么音源、什么線什么耳放,接不同耳機都可能有不同的效果,甭管是不是玄學,這終究是個自己舒適的問題,多跑幾次很重要。
另外一個聲音則是降噪。降噪豆、耳罩式,現在很多品牌都做了降噪耳機,但降噪的同時又要播放,因此算法非常重要,這甚至是兩個互斥的行為,必須要試聽才能知道降噪的效果和播放的效果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買耳機是一個很私人的事情,這里強烈不建議別人跟你說哪個好,你就去照著買。他買了覺得好,你先借過來聽聽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因為你聽流行他聽古典,可能完全不對路。一定要多聽多試驗,才能找到自己最適合那個,祝大家都找到自己合適的那個耳機!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諾基亞 Comfort Earbuds Pro 耳機即將推出!已通過認證
- Sonos 全新 Era 100 發布,專為未來沉浸式聆聽打造的下一代智能音響
- Nothing Ear(2)耳機黑色款曝光:采用透明亞克力材質
- 藤原浩聯名款 Beats Fit Pro 今日發售 價格為 1699 元
- 影院級觀影體驗,千元機皇哈趣 K1 Pro
- 微軟首款真無線耳機Surface Earbuds怎么樣(圖文)
- 蘋果耳機功能介紹;EarPods特殊功能大揭秘
- 2023新發布無線耳機 Svanar Wireless多少錢
- HIFIMAN 發布全新監聽耳機價格和參數怎么樣
- realme 史上最 Pro 耳機:真我 Buds Air5 Pro 發布,首銷 3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