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 6 Pro、vivo Pad2、OPPO Pad 2、華為 MatePad Air 和 iQOO Pad測評(3/4)
基礎的分屏操作方面,vivo 和 iQOO 支持的最多,幾乎涵蓋了目前所有已知的分屏操作;相比之下,目前最快捷、最舒適的分屏方式還得是華為;單指從底部滑動至左上即可實現分屏。除此之外,OPPO 的雙指下滑分屏交互手勢也相對自然,也是比較舒適的;但這都僅限于橫向分屏,很少有人注意到縱向分屏的表現,在縱向使用下,OPPO 的雙指下滑分屏就完全失效,只能通過點擊后臺程序或者是快捷側邊欄進行上下分屏;而小米在縱向分屏時,依舊采用左右邏輯。

應用懸浮小窗掛起方面,操作最為便捷的依舊是華為,單指底部滑動至右上角即可實現懸浮小窗;在數量方面,表現最好的是 vivo 以及 iQOO,在前臺已經有兩個懸浮小窗同時顯示的情況下,后臺還支持 10 款應用的掛起;華為表現同樣不錯,前臺已經懸浮兩個的狀態下,后臺還支持 8 款應用的掛起,方便你隨時調出使用。OPPO 四指捏合的操作體驗依舊不錯,可惜目前只支持前臺一款程序或者將這一款程序后臺掛起,小米的表現和 OPPO,二者臥龍鳳雛,懸浮小窗僅支持兩款的置頂顯示或者后臺掛起。

我們再來看看配件部分。這幾款手寫筆的外觀都大同小異,小米靈感觸控筆多出兩枚實體按鍵,從而實現工具的切換以及多種快捷方式的截圖功能;vivo 以及 iQOO 的手寫筆內置了線性馬達,當筆尖觸碰到屏幕的瞬間,可以非常細微的感覺到震感。
而筆頭部分,除了華為和蘋果,其余幾款手寫筆在筆尖與筆身之間連接處是有一定行程的,有時候突然用力,就會有一種筆尖松垮的感覺。這四款筆中 OPPO 的感覺最為明顯。

當然,測試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 OPPO 和 vivo 以及 iQOO 三款觸摸筆是可以完全通用的,甚至在 OPPO 平板端使用 vivo 的觸控筆時,vivo 原有的筆內線性馬達都是可以正常感覺的到。

我們還簡單測試了一下手寫筆磁吸的緊實度,實際測試下來 OPPO 的吸附的磁力是最大的,用力甩的時候吸附的更為緊實,不容易掉落。其他幾款在大幅度晃動時都有一定幾率甩掉。
至于延遲程度這里我們也讓工作室小伙伴簡單感受了一下,相比較于之前,目前這幾款安卓陣營的延時表現都還不錯,正常書寫很難感受到延遲的情況,除非非常快速的滑動。

鍵盤夾部分,幾款平板只有華為沒有配備觸控板,不過價格方面也要便宜 100 元,單從打字手感上來說,OPPO 按下抬起后聲音更為清脆,有種機械鍵盤的感覺。缺點就是全域的觸控板有些許虛位;vivo、iQOO 和小米的整體鍵程是比較長的,手感不錯,不過 vivo 和 iQOO 的觸摸板并不是全域觸控板,整體手感就比不上小米了;小米有機硅素皮整體的質感是非常不錯的,469 元的價格性價比十足。而華為的鍵盤整體手感有點像蘋果看齊,優點在于分體式的鍵盤設計,你可以單獨使用背殼或者分開鍵盤遠程打字使用。
性能游戲
小米和華為選擇了高通驍龍芯片,小米為去年發布的驍龍 8+Gen1,而華為使用了兩年前的驍龍 888,其余幾款機型則選擇了聯發科天璣 9000 系列芯片。

安兔兔跑分方面,小米表現最高來到 108 萬,其次是搭載天璣 9000+ 的 iQOO。相比較華為驍龍 888,性能部分降低 20%-25% 左右。

Geekbench 6 測試方面,單核成績 iQOO 與小米并沒有拉開太大差別,而多核跑分方面,搭載驍龍 8+ Gen1 的小米依舊表現不俗。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OPPO Find N3 Flip 發布會下午兩點半開始 旗艦影像小折疊來了
- OPPO K11 將在今天首銷 官方稱 4 年不卡頓 頂配 2499 元
- OPPOFindN3 入網 和“小胖”方案說再見?(圖文)
- OPPO K11 上架:超 12 萬人預約 (圖文)
- 7.25 發 OPPO K11 官宣 為 5 億大眾用戶普及旗艦影像?
- OPPO Reno10 Pro 星籟版怎么樣
- OPPOFindN3Flip 外觀曝光 小折疊也有長焦了
- OPPO 公布 618 終極戰報:對比同行業增速領先
- OPPO 全球首發:AAC BoomBox 音量可達 300%
- 超強影像體驗!OPPO Find X6 旗艦機 4499 元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