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 iPhone 的「連續輸錯十次密碼抹掉全部數據」有沒有風險?
如果要評選 iOS 中「看上去很美好」的雞肋功能,不少人想到的可能會是「連續輸錯十次密碼抹掉數據」。這個深藏于「設置 - 密碼」最后一欄的功能,雖然從理論上來講可以提高設備被盜后個人數據的安全性,但在實際中并沒有多少人會選擇開啟。究其原因,無非是怕誤觸或熊孩子亂按后讓自己的數據意外清零。但其實上,這一功能并不容易被誤觸發,是一個值得開啟的功能。
重復輸入一個密碼只被計算一次
這可能是不少人沒有注意的地方。舉例來說,即使一直輸入「111111」,手機也不會因為多次輸入錯誤被短暫鎖定,系統會將其判斷為一次錯誤。而大多數誤觸的情況,都是反復接觸屏幕某一小片區域,這樣的誤觸并不會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
要連續輸錯十次密碼,需要的時間遠比想象中久
此外,在連續輸錯幾次密碼后,設備會被短暫鎖定。在這期間,任何操作都不會讓設備有反應,只能等鎖定解除后再輸入密碼。為了驗證這一過程需要多久,作者也親自做了嘗試。
1. 前四次輸入錯誤后,都可以直接繼續嘗試;
2. 當第五次輸入錯誤后,設備會被鎖定,屏幕上顯示需要等待 1 分鐘后才能進一步操作;
3. 1 分鐘后,設備解鎖。此時再次輸入錯誤密碼,可以看到第六次輸入錯誤會使設備鎖定 5 分鐘;
4. 第七次和第八次輸入錯誤后,設備均會被鎖定 15 分鐘;
5. 第九次也是最后一次輸入錯誤后,設備會被鎖定足足一個小時。
因此可以看到,要想真正實現連續輸錯十次密碼,至少需要 1+5+15×2+60= 96 分鐘,這對于一般的熊孩子,可以說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在日常情況下,經過 96 分鐘還沒有發現手機已經多次輸入密碼錯誤的概率,也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連續輸錯十次密碼,是十足的小概率事件
其實,即便不經過這樣的驗證,我們也可以證明這一事件的概率之小。實際上,即使不開啟「抹掉數據」這一功能,iOS 設備同樣會在多次輸錯密碼后暫時鎖定,十次之后則每次均需要一小時才能解鎖。簡單回想一下就會發現,我們在日常中幾乎從未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即便開啟「抹除數據」,在日常生活中,也基本不會出現意外抹除數據的情況。而在設備意外被盜后,這一功能卻可以切實保障數據的安全,避免進一步的損失。兩者對比,開啟這一頗為智能的功能,無疑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點個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