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卸載刪除的APP為什么還在繼續扣費?
近日,有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發起投訴:App自動扣費,小到幾十元,大到幾百元。發起投訴的用戶在查看詳細扣費訂單時,發現自己手機里根本沒有這款App,只是之前下載過,試用之后就刪除了,為什么還在繼續扣費?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從訂閱服務說起。
最早“訂閱”指的是報紙讀者預交一段時間的報紙訂閱費,而后投送人員會在指定時間把讀者預定的報紙投送遞到指定點供讀者閱讀,是一種先付費后閱讀的服務。隨著報紙文化退潮,智能手機興起,“訂閱”從報紙投遞服務變成在一段時間內訪問App內容的服務。
iPhone上的訂閱服務
我們最熟悉的訂閱服務應該就是愛奇藝、騰訊視頻會員,購買會員之后可以享受會員視頻內容和去廣告等服務。而且為了用戶不必每次服務到期手動付費,服務提供商一般都會選擇自動續費的方式,直接為用戶續訂服務。選擇“自動續費”就意味著在享受這些付費內容的同時,你同意商家在服務到期那一刻自動劃走你的錢為你續期。
這就是自動扣費的源頭。即便你刪除App,訂閱服務依然存在。只要你不取消這項服務,它就會認為你是需要它的,并且持續提供內容并扣費。這道理其實很好理解,即便你從手機上刪除了愛奇藝、騰訊視頻App,但如果你是會員,那么還可以在電腦網頁端登陸觀看會員內容。
那么用戶投訴的是什么呢?很多用戶表示自己是在不知情的狀態下選擇了訂閱服務,比如這款名為“Piano”的鋼琴模擬App,用戶表示“下載時上面寫著免費試用,結果體驗感一般,也沒用明白,就不用了,也沒購買任何項目,但是還沒來得及卸載,今早就收到一條短信,自動扣款68元”。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小編下載這款App發現這款App確實是免費下載,進入應用后前幾頁都是基本應用介紹,比如它有什么特點、能做到什么事等等。到正式進入App的最后一頁重點來了:帶著大字和特效的“開始訂閱”按鈕和免費試用開關。
進入App前需點擊試用并開啟訂閱
如果是著急試用App的用戶此時便會忽略按鈕以外其他文字內容,看到免費試用直接點擊“開始訂閱”,就像點擊“開始使用”按鈕一樣。不過此時訂閱服務仍未生效,還有非常重要的一步:解鎖付費。
完成訂閱需要雙擊電源鍵,然后進行人臉識別。
如果你沒有理會App頁面上那些小字所表達的意思,那么到這一步,你也應該有了警惕。如果你還是選擇忽視,那么恭喜你,訂閱成功。按照App頁面上解釋,你有3天免費試用的時間,3天一過,每周App將收取68元訂閱費。粗略一算,每月272元。此時即便刪除App,訂閱服務依然存在并且有效。于是就發生了“試用App之后刪除了卻還在繼續扣費”的情況。
App用小字描述了訂閱和付費的規則
同樣,其它App基本上是一樣的路數——免費下載,免費試用,彈出訂閱服務頁面,用醒目的字提醒你下一步。不過,細心的用戶應該已經發現,在這個過程中,蘋果已經提供了一步保險:解鎖付費。
為什么是蘋果?我們先不討論訂閱生效之后的事,先來說說為什么是蘋果。在投訴平臺,多數被投訴“扣費”的App是iOS平臺應用。主要原因是在蘋果生態中“訂閱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戶可以通過App Store購買、下載應用,同時通過訂閱服務享受應用內容。
事實上,在海外谷歌應用商店也有配套的訂閱服務,在Google Play商店中就可以使用這個選項。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市場的安卓手機配備的都是各家自帶的應用商店,很難做到訂閱標準統一。于是這樣的訂閱服務就由開發者接入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來搞定。
Google Play的訂閱服務
在支付寶的“免密支付/自動扣款”設置中可以清楚看到已開起的自動續費服務,并且可以在這里選擇關閉服務。服務關閉之后,就不會再發生自動續費的情況。
支付寶中的“免密支付/自動扣款”
蘋果是如何做的?其實,在蘋果App Store也用這樣的訂閱管理頁面,用戶可以在“App Store-右上角用戶頭像-訂閱”中找到這一頁面。在這里可以清楚看到訂閱中的服務和已過期的服務,并且隨時“取消訂閱”。
App Store中取消訂閱
幾天前,蘋果在App Store上線了一個小頁面,特意講述了如何更好的管理訂閱服務。這也是筆者接下來要說的,訂閱生效之后如何處理。其實蘋果在iOS 13以上的系統中加入了一個機制,當你刪除某一App時,如果這個App存在尚未到期且未取消的訂閱,系統會彈出提示。這時用戶也該意識到需要到訂閱頁面處理這項訂閱。
iOS 13以上系統在刪除App時會提醒用戶
如果在打開App的階段你沒有注意免費期限和付費訂閱,那么在付款訂閱支付那一刻,算第一次提醒你可能產生費用,而后在刪除App時,算是第二次提醒你注意檢查訂閱服務。如果已經發生訂閱扣費的情況,并且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扣費,就需要到訂閱管理頁面將該訂閱關閉。
訂閱服務扣費到底是誰的鍋?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了個準數。造成App自動扣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用戶在試用App階段,沒有仔細閱讀應用條款,啟用訂閱服務時也沒有注意付費過程。這直接導致了訂閱服務開啟,從而開始自動扣費。
用戶很容易點擊CONTINUE,而不是左上角的X。
當然,一些App在開啟訂閱服務上對用戶進行了暗示。基本套路就是免費試用3天,讓用戶放下戒備的同時開啟自動續費訂閱服務,而不是在免費試用3天后提醒用戶需要訂閱才能繼續使用。另外,一些App會在引導訂閱的界面加強訂閱按鈕的視覺效果,弱化關閉按鈕,這樣一來就會給用戶造成只能點擊訂閱才能使用的錯覺。
即便如此,最終是否同意并開啟訂閱服務的決定權依然在用戶手中,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小編在此提醒:日常下載App試用還需多加小心,刪除應用還不是最后一步,還需細心管理你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