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 iPhone 13 真的沒有對手了,iPhone 13 一發布就贏了
這次 iPhone 13 真的沒有對手了。
沒有例外,在庫克標志性的雙手合十,時不時一句 "Amazing" 的烘托下,iPhone 13 發布了。
這是庫克第 11 次發布新款 iPhone,但和過去十年一樣,缺少足夠的驚喜。與發布會花哨的視頻轉場相比,iPhone 13 反而是最平庸的那個。
不過,這都是老生常談的了。不可否認的是 iPhone 依然是這顆星球上賣得最好的智能手機,沒有之一。
去年 iPhone 12 系列因為首次搭載了 5G,銷量迎來了一次小高峰,而今年由于對手們的退敗,iPhone 13 可能真的沒有敵手了。

華為受限,中國高端市場再無對手
最近幾年,能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一戰的,幾乎只有華為和三星。前者在中國市場與蘋果不分伯仲,后者則在其他市場是蘋果的唯一對手。
據 IDC,2020 年上半年,中國 600 美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華為占比 44.1%,略高于蘋果的 44%,其他廠商的份額甚至沒有這兩家的零頭高。
但由于去年 9 月美國禁令升級,華為跌落得也極為迅速。去年二季度時華為第一次登頂全球市場份額第一,但到了今年二季度,華為已經不在五大廠商之列,淪為 "others"。

丟掉的不僅是市場份額,還有艱難打下的高端市場。
據 Counterpoint,今年 7 月,蘋果牢牢占據 600 美元以上價位,占比超過六成。其中 600-799 美元市場份額為 63%;800 美元以上價位段則達到 66%。而華為在這兩個價格區間的份額分別為 14% 和 30%,相比去年上半年近乎腰斬。
雪上加霜的是,這些僅存的高端市場,幾乎完全依靠去年 10 月發布的 Mate40 系列在苦苦支撐。新旗艦 P50 系列雖然在 7 月底已經發布,但麒麟 9000 芯片受限嚴重,不僅只能使用 4G,且供貨量并不大。而供應相對充足的驍龍 888 版本,則還要等到 12 月才開售。
即便華為不愿意,但高端市場被蘋果侵占已是不爭的事實。
三星自斷一臂,曲線無法 " 救國 "
另一邊,在中國市場之外,蘋果歷來的最大競爭對手三星也歷史性地放棄了正面對抗。
以往三星有兩條高端產品線,Galaxy S 系列和 Note 系列,而每年的新款 Galaxy Note 系列基本都會比新款 iPhone 稍早發布,一是與新 iPhone" 貼身肉搏 ",二是補充 Galaxy S 系列發布后的空窗期。
過去每年 Galaxy Note 系列的銷量都在千萬量級,雖然不及 iPhone,但依然是三星阻擊蘋果的利器。

三星 Galaxy Note 20
但今年三星卻第一次停止了更新 Galaxy Note 系列,本應該在 8 月登場的 Galaxy Note 21 并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折疊屏手機 Galaxy Z Fold 3/Z Flip 3 ——三星希望憑借折疊屏開拓新高端產品線,與蘋果形成差異化競爭。
雖然 Galaxy Z Flip 3 的起售價幾乎和 iPhone 13 Pro 持平,但整個 2020 年折疊屏手機的全球銷量只有 300 萬臺左右。根據天風證券預計,2021 年出貨量也只有大約 750 萬臺。即使三星能全部吃下,但這一量級甚至還不及 iPhone 12 的零頭。
如此來看,三星自斷一臂幾乎確保了 iPhone 13 在今年下半年不會遭遇太大的競爭。
另一方面,三星的選擇到頭來可能依然是一場空。此前,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稱,蘋果將于 2023 年推出折疊屏 iPhone,屆時三星又將和蘋果站在同一起跑線,面臨同樣的競爭。
5G換機潮疊加舊機型替換
中國 5G 普及速度目前冠絕全球,5G 終端連接數全球占比超過 80%。與此同時,今年 1-8 月,中國 5G 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80%,達到 1.68 億部。
而其他市場因為疫情原因,過去一年 5G 推進幾乎陷入停滯,因此 iPhone 12 在中國市場取得了極大增長。去年第四季度,庫克稱蘋果在中國區的銷量顯著提升," 創下了歷史記錄 "。
到了今年,全球 5G 建設開始加速,第二季度 iPhone 在美洲、歐洲市場都實現了超過 30% 的增長,大中華區增幅更是達到了 58%。
即便如此,全球依然有數十億臺智能手機等待替換,在 5G 建設逐漸恢復下,iPhone 13 的銷量也會趁勢而起。

除了 5G 升級需求,舊機型換機也將是 iPhone 13 銷量的有力推動者。
Loup Ventures 分析師 Gene Munster 發布研究報告稱," 從投資者角度來看,iPhone 在未來一年的發展軌跡與手機規格和定價關系不大,而與手機的年齡有更密切的關系。"" 去年,我們估計 3 年或 3 年以上的 iPhone 數量為 4.2 億部。這一基數將推動 2021 財年 iPhone 營收增長約 40%。相比之下,其他典型年份的營收增幅只有個位數。"
投行 Baird 一項調查也顯示,在 1500 名美國受訪者中,45% 的人稱使用現有 iPhone 已經兩年或更長時間,這意味著更多人可能會考慮盡快升級他們的設備。" 雖然換機周期延長了,但我們預計 5G 的加入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推動一個健康的升級趨勢。"
新款 iPhone 13 系列雖然缺乏亮點,但更快的 A15 處理器,更強的影像系統,更好的屏幕顯示、更長的續航等穩扎穩打的升級,同樣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國產廠商誰能成為攪局者?
目前全球五大手機廠商里,除了三星、蘋果,另外三家分別是小米、OPPO 和 vivo。而這三家廠商都在今年猛攻高端市場,并且宣稱將在高端市場長久布局。原因自然是華為快速退場,各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小米動作最為密集,成效也最明顯。在 8 個月內小米接連發布了小米 11、小米 11 Ultra、小米 MIX 4 三款旗艦機,根據小米官方,截至今年 5 月,小米 11 系列全球銷量已經突破 300 萬臺,而且在 1 月 -4 月,該系列在國內 4000-6000 元價位段銷量位列安卓手機第一。這也是目前小米在高端市場取得的最好成績。
不過,小米的問題也不少。小米 11 系列品控出現問題,導致 WiFi 損壞已經形成一定規模,而 MIUI 的 bug 過多,以及穩定性太差正在傷及整個小米用戶群。并且 B 站上關于 MIUI 的 bug 視頻大有成為 " 風尚 " 之勢,不少諷刺段子和網絡梗在用戶間廣為流傳,讓 MIUI 負責人金凡下臺的呼聲也不絕于耳。
現在看來,高端市場首先應具備很強的產品力。解決品控和 MIUI 問題將是小米穩住高端市場的必要條件,也是沖擊蘋果的基礎。

而 OPPO 和一加雖然已經在事實上合歸一處,但上半年發布的兩款旗艦機 OPPO Find X3 和一加 9 至今都還未公布過銷量成績,不過 ZAKER 科技發現,這兩款機型在某知名 3C 電商平臺的銷量都在 2 萬臺左右,與小米 11 和小米 11 Ultra 的 10 萬臺相去甚遠。
Counterpoint 的數據也顯示,今年 7 月,中國市場 600-799 美元價位段份額最高的廠商是華為和 vivo,均為 14%,其次是小米的 6%。
不過,vivo 的問題在于 800 美元以上價位的高端價位,國內市場份額不足 1%,與蘋果的 66% 完全不在同一競爭層面。800 美元以上價位也是每年 iPhone 新機的標準價位,因此如果想要和 iPhone 13 正面對抗,800 美元是 vivo 必須要突破的高墻。
而榮耀目前依然還處在過渡期,雖然中低端市場已經有所恢復,但在 600 美元以上價位段的市場份額幾乎為零。對榮耀來說,最緊迫的依然是盡快恢復市場和研發,保證高端產品線的穩定運營。
綜合來看,幾家國產廠商雖然都在積極沖擊高端市場,但想要取得過去華為的市場地位,依然還需時日。
盡管 iPhone 13 亮點平平,但在各方利好下,銷量或將迎來一波高峰期。未來蘋果可能還會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但 iPhone 13 的銷路肯定不在其中。
- 上一篇
蘋果首發的產品 iPad 系列支持 5G、全面屏設計,iPad mini 6 成最強游戲機?
9 月 15 日晚,一年一度的 " 科技圈春晚 " 蘋果秋季發布會如期而至。今年蘋果首發的產品是 iPad 系列。在發布會上,庫克表示在過去一年中,iPad 的銷量增長了 40%。可以看得出,在平板市場上蘋果的受歡迎程度。最先亮相的是
- 下一篇
蘋果 iPhone 13 mini、13、Pro、Pro Max 國行售價公布 :5199 元起
IT 之家 9 月 15 日消息 在今晚的蘋果發布會上,蘋果正式推出了 iPhone 13 mini、13、Pro、Pro Max 四款,現在該系列機型的國行售價已經公布。iPhone 13 mini該系列機型售價 5199 元起,相比上一代 64GB 的 5499 元有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