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華為全聯接關鍵詞:云、AI、網絡和低碳
2021 年 9 月 23 日,面向 ICT(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的華為全聯接大會召開,本屆的大會主題是 " 深耕數字化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進行了 " 以持續創新加快數字化發展 " 的大會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 | 華為

不久前的 8 月 9 日,華為發布了上半年財報,2021 年上半年華為共實現銷售收入 3204 億元,同比下降 29.43%,凈利潤 313.99 億元,同比下降 24.9%。
業績的下降主要來自于消費者業務,收入為 1357 億元,同比下降 46.95%,同時華為運營商業務收入為 1369 億元,同比下降 14.22%
最大的亮點是華為的企業業務,收入為 429 億元,同比增長 18.18%,可以預見,在另外兩大業務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企業業務將成為華為增長的唯一引擎。徐直軍也在發布財報時表示:" 我們明確了公司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即通過為客戶及伙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
自 2016 年以來,華為全聯接大會已經連續舉辦 6 年。2016 年,華為全聯接展望了智能社會的愿景,呼吁全球伙伴共建哥斯達黎加式生態;2017 年,華為提出要做全球五朵云之一;2018 年,華為發布了 AI 戰略;2019 年,華為全面闡述了計算戰略;2020 年,求生存成為了華為的主線,通過技術為政企 " 數字化 " 服務也成為新的主題。
在過去五年的基礎上,華為全聯接 " 深耕數字化 " 的主題更加清晰。本屆全聯接大會,華為從云服務、人工智能、網絡以及低碳發展四個方面分享了最新的創新進展和產業思考。正如徐直軍所說:" 數字化發展要靠數字技術,數字技術的生命力在于持續創新、不斷創造價值。"
云服務
2017 年 3 月 19 日,在長沙舉辦的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徐直軍宣布成立 Cloud BU。4 年后,根據 Gartner 2020 年研究,華為云已經成長為中國第二、全球 Top 5 的云服務提供商。
在全球,華為云與伙伴公有云覆蓋了 27 個區域,為 170 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云上聚合了超過 230 萬開發者、1.4 萬多咨詢伙伴、6000 多技術伙伴和超過 4500 個云市場商品。
眼下,資源極致彈性、應用敏捷開發迭代正在發展成為云服務的新常態。自 2016 年以來,華為云推出了云原生系列服務,2020 年進一步提出云原生 2.0 的理念。本屆大會上,徐直軍宣布華為正式發布分布式云原生產品——華為云 UCS。
"UCS 的意思是無處不在的云原生服務,通過華為云 UCS,我們致力于讓企業使用云原生應用時感受不到地域限制,感受不到跨云限制,感受不到流量限制,充分保證應用的一致性體驗。" 徐直軍表示,UCS 的目標是要把云原生能力帶入企業的每一個業務場景,加速千行百業擁抱云原生。
華為云 CEO 張平安用 " 全數字化、全云化,AI 驅動,一切皆服務 " 來進行概括華為云的戰略。首先是 " 基礎設施即服務 ",持續加大全球數據中心和網絡布局,其次是 " 技術即服務 ",在云上提供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再就是 " 經驗即服務 ",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企業的數字化。

與此同時,華為在墨西哥和中國烏蘭察布的兩個新區域(Region)正式開服,并發布了華為云 SparkRTC 實時音視頻服務以及天籌 AI 求解器,華為云區塊鏈服務和華為云 Stack 也進行了升級,正式發布了華為云 Stack 8.1 新版本,新版本上增加了 AI 的推理、區塊鏈、IoT、大數據治理、云桌面、企業運營分析等八個服務,并增加了在線運維支持服務。Gauss DB 數據庫也帶來了三大技術升級:復雜產品場景優化,秒級伸縮和云原生的多主架構。
此外,繼去年的智能體之后,華為云今年再次發布了行業 aPaaS" 開天 ",目前已開放支付、搜索、瀏覽、地圖、廣告五個數字業務根引擎,圍繞移動開發者提供相關服務,基于華為云開發的移動應用,可以一鍵上架到華為應用商店。
人工智能
2018 年 10 月,華為全聯接大會上發布了華為全棧全場景 AI 解決方案;2019 年 8 月 23 日,在深圳華為正式宣布了 AI 計算框架 MindSpore 開源計劃。
在本屆大會上,徐直軍表示,目前計劃都得到了圓滿的實施:
硬件方面,有超過 10 個硬件合作伙伴推出基于昇騰模組、板卡的 AI 硬件產品,還有 500 多家合作伙伴基于昇騰開發了 600 多種 AI 解決方案,應用于各行各業。
在 2019 年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首次發布了 Atlas900 集群,單集群支持 1024 個昇騰 910 芯片,總算力 256P Flops。目前,Atlas 900 單集群已經能夠支持 4096 顆昇騰 910,在全無阻塞網絡下進行高速計算,提供每秒 100 億億次浮點運算的強大算力。
在此集群基礎上,華為云 ModelArts 通過引入集群間動態自適應路由技術,根據電力約束的不同,可以將集群規模再擴大 4~32 倍,總算力最高達到 32E FLOPS,訓練線性加速比超過 85%。
目前 Atlas 900 集群和基于 Atlas 900 集群的云服務已經服務于 300 多企業客戶,廣泛應用于交通、金融、能源、制造、醫療等行業,支撐眾多企業、科研單位系列大模型的開發訓練,并已經成功訓練出包括華為云盤古 NLP 中文大模型、華為云盤古計算視覺大模型、華為云盤古藥物分子大模型、華為云盤古科學計算大模型、遙感專用框架 LuojiaNet、鵬城盤古 NLP 中文大模型、鵬城生物制藥大模型等一系列大模型。
ModelArts 通過領域套件、場景樣例、盤古大模型、預訓練模型等服務和開發工具,使得一般的工程師在簡單學習之后,基本不用開發代碼就能夠快速訓練出 AI 模型;通過增加可信組件與安全算法、ModelBox、AutoSearch、盤古大模型等,AI 工程師能適應多樣性的部署環境,快速開發生產性實戰型 AI 應用;通過進一步增加 MLOps、OptVerse 求解器、科學計算、盤古大模型和異構分布式調度器以及來自生態伙伴的豐富的行業性組件與工具等,企業可以實現極簡、高效的智能系統開發。
網絡和低碳發展
伴隨著數字化的進程,企業網絡的復雜性指數級增長,華為提出自動駕駛網絡愿景,即未來的網絡應該與自動駕駛汽車一樣都能自己運維自己,而不是靠人。
" 我們期望未來的自動駕駛網絡應該是:支持自動,即根據用戶意圖業務自動部署,最終目標是業務全自動部署;支持自愈,預測預防故障并基于事件自我恢復,最終目標是實現全自動運維;支持自優,根據用戶體驗自適應調整優化,最終目標是實現全自動優化;支持自治,在自動、自愈、自優的基礎上,網絡功能自適應、自學習、自演進;這是自動駕駛網絡的愿景,也是終極目標。" 徐直軍表示,2020 年,自動駕駛網絡幫助實現了單數據中心、單廠商的 40 多類業務場景的端到端業務自動化。2021 年,華為在網絡領域的創新方向是支持多云、多廠商的異構場景。

此外,為了響應碳達峰和碳中和,華為將通過三個方向幫助客戶實現低碳發展:
一是投資創新節能技術,持續提升 ICT 產品能效,促進 ICT 產業自身低碳發展;華為表示愿意設定更高的節能創新目標,來迎接挑戰。
二是投資電力電子技術及與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推動清潔能源發展與傳統能源數字化。對此,華為專門成立了華為數字能源公司,把電力電子技術和數字技術相結合,用 " 比特 " 管理 " 瓦特 ",用數字技術控制電力電子功率設備,面向清潔發電、能源數字化、交通電動化、綠色 ICT 基礎設施以及綜合智慧能源等五大領域提供 " 安全、高效、綠色、智能 " 的解決方案,構筑面向能源產業廣泛使用的嵌入式電源、智能配電、儲能等使能平臺,同時面向能源各個場景,建設一個統一的 " 能源管理云服務平臺 "。
三是把數字技術帶給每個行業,支持各行各業通過數字化促進低碳發展;華為表示將把幫助各行各業降低碳排放作為重要的創新方向,致力于把數字技術帶給每個行業,使能行業數字化、低碳化發展。
" 數字化注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演講的最后,徐直軍表示,數字化走到今天,取得今天的進步,是因為有不斷的創新。數字化走向未來,實現更加宏偉的目標,還要靠不斷的創新。除了期盼更美的好未來,他們也有幸親歷自己從事的技術領域,正處在變化最活躍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