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新旗艦不再出廠貼膜,這門手藝或將成為歷史 (圖文)(2/2)
手機廠商顯然不會不知道貼膜會影響手機的顯示效果,畢竟再出色的屏幕素質、再高的亮度,在經過了貼膜的覆蓋后都會打折扣,甚至還影響手感,但奈何消費者樂此不疲,甚至讓貼膜已然成為了一種慣性。當然,也不是沒有手機廠商在前一年還高調宣稱不再給手機貼膜,但一年后態度就 180° 大轉彎,宣布又要給用戶免費貼膜了。
事實上,之所以會出現手機廠商在新品發布會上宣稱康寧大猩猩玻璃有多牛、AMOLED 屏幕的素質有多出色、疏油層有多耐用,但在出廠貼膜早已是標配的情況下,無疑也類似于一邊宣稱自己的素顏有多能打、一邊又毫不吝惜地使用各種美妝的錯位感。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之外,屏幕本身其實并不耐刮,顯然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從 iPhone 4 將康寧大猩猩玻璃引入智能手機行業開始,其仿佛就成為了既耐摔又耐磨的 " 黑科技 "。但實際情況其實并非如此,要不然當年蘋果為什么琢磨著要將藍寶石應用在 iPhone、iPad 的屏幕上,還鬧出了風靡整個手機圈的 " 藍寶石狂熱 "。這是因為玻璃材質的問題,是硬度與韌性兩大核心指標就像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據了解,鋼化玻璃其實屬于預應力玻璃,為了提高玻璃的強度通常會使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壓應力,但韌性的增加則會導致表面硬度的衰減。而在關乎耐磨性的硬度和決定抗摔能力的韌性上,從第四代到第六代的康寧大猩猩玻璃都選擇了將重點放在了韌性上。
韌性的提升固然讓大猩猩玻璃的抗摔性每代都有著質的飛躍,跌落的安全高度也從 1 米進化到了 1.6 米,但代價卻是康寧方面自己都早已承認,早期的大猩猩玻璃在耐磨性上更強。事實上,這與同時期智能手機、特別是采用大猩猩玻璃的中高端機型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曲面屏有著密切的關系,而曲面屏對于玻璃蓋板的柔韌性要求,無疑是遠勝于直屏的。
康寧順應手機行業潮流的決策,也讓從第四代到第六代的大猩猩玻璃硬度表現都不盡如人意。根據 YouTube 博主 JerryRigsEverything 的測試顯示,第四代大猩猩玻璃的莫氏硬度是 5,到了五代只有 3,而六代則是 6。而莫氏硬度則是 1812 年由德國礦物學家莫斯首先提出,用金剛石這一天然最硬的礦物制成的棱錐型鉆針刻畫礦物的表面而產生劃痕,用測得的劃痕的深度來表示硬度。
但問題是一般玻璃的莫氏硬度為 6.5,并且真正對手機屏幕造成擦傷、劃痕的,從來都不是廠商在宣傳中使用的美工刀或鑰匙,因為鋼的莫氏硬度其實只有 5.5。這里真正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二氧化硅(SiO ),也就是沙子的主要成分,而這種廣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物質則堪稱防不勝防。所以廠商給手機貼膜的意義就在這里,別看貼的塑料膜本身并不耐刮,但也正好用被刮花的膜來提醒用戶該注意保護手機了。
至于說三星方面此次為什么敢于在 Galaxy S22 系列上宣稱不需要貼膜的保護,原因就在于其所使用的是康寧第七代的大猩猩玻璃 Victus 升級版 "Victus+"。而 Victus 的紙面數據就已非常豪華,可從 2 米的高度跌落保持完好,同時抗刮擦性提高了 4 倍。在 JerryRigsEverything 同樣測試了采用康寧 Victus 的三星 Galaxy Note20 Ultra 后,得出的結果是在 7 級莫氏硬度下才出現了明顯的劃痕。
當 Victus 就已經足夠硬了的情況下,更何況繼續升級的 Victus+ 呢?當然,貼膜本身其實是有成本的,取消出廠貼膜也是在客觀層面降低了物料成本。而這背后的邏輯,就與環保大旗的號召下三星也取消了隨機附贈充電器一樣。畢竟都已經花了大價錢買了康寧最新的產品,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讓其明珠蒙塵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三星 S24 系列將向魅族 20 靠近?曝或更改為直角中框
- 三星 Galaxy S24 Ultra 確認搭載鈦合金邊框,重量 233 克
- 三星 Galaxy S 系列旗艦手機可能會放棄曲面屏,采用直屏設計
- 三星 S23 正式上線 One UI 6.0 Beta 版 基于 Android 14
- 7499 起 三星 ZFlip5/Fold5 價格公布 首款 8G2 平板 5999 起
- 三星 Galaxy Z 系列新品迭代,蘋果何時入局折疊屏市場?
- 三星在印度勒克瑙開設首家高級體驗店 展示全線產品
- 三星折疊屏 Fold 5/flip 5 中國區價格曝光 最低 7499 元
- 三星 Z Flip5 值得等?Mate60 靈動島有何不同?
- 曝三星 Galaxy S24 Ultra 內置 5000mAh 疊片式電池,支持 65W 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