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紅外線鏡頭;紅外線鏡頭與可見光鏡頭的區別
紅外線鏡頭供電低,使用的紅外線分別為兩種:近紅外線或稱短波紅外線,波長 0.76~1.5 微米,穿入人體組織較深,約 5~10 毫米;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線,波長 1.5~400 微米,多被表層皮膚吸收,穿透組織深度小于 2 毫米。增強夜間圖像捕捉能力。所以大多用戶需要紅外線鏡頭來追求很強的攝像效果。
什么是紅外線鏡頭
紅外鏡頭采用了特殊的光學玻璃材料,并用光學設計方法,消除了可見光和紅外光的焦面偏移,因此從可見光到紅外光區的光線都可以在同一個焦面成像,使圖像都能清晰。此外,IR 紅外鏡頭還采用了特殊的多層鍍膜技術,以增加對紅外光線的透過率,所以用 IR 鏡頭的攝像機比用普通鏡頭的攝像機夜晚監控的距離遠,效果好。
為了適應全天候 24 小時的監控需求,很多場所不僅要求攝像機能夠白天完成監視任務,還要在夜間能夠呈現清晰的畫面。而且近年,紅外攝像機、紅外燈大量普及,日夜型攝像機、高清晰彩色攝像機價格一定程度的下降,給鏡頭廠商也提供了大量的市場機會。IR 監控攝像機鏡頭就這樣孕育而生了。
紅外線鏡頭的應用范圍
紅外線鏡頭 IR 鏡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既可以作紅外對應特殊用途,也可以用作普通鏡頭。換而言之,依據使用場合不同,紅外線鏡頭可以與常規的彩色攝像機、黑白攝像機以及日夜轉換攝像機靈活地配合使用。
黑白攝像機沒有紅外截止濾光片,但是日光的波譜中也含有紅外光,所以即使在日光條件下,黑白攝像機的成像也會受到紅外線的干擾。因此配用紅外線鏡頭可以有效提高成像質量。
紅外線鏡頭與可見光鏡頭的區別
1.用處不同
在不需要紅外光補助的監控環境中,運用普通的鏡頭即可;在有紅外光補光的監控環境中,想有較為理想的成像效果就得用紅外鏡頭;當然用普通鏡頭在紅外補光下也能看到畫面,只是畫面會變得模糊不清罷了,這點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
2.價錢不同
專業的紅外鏡頭價錢是普通鏡頭的好幾倍, 由于運用紅外鏡頭夜晚和早上成像都比較都明晰,效果好自然貴。
3.功能不同
目前市面上的普通鏡頭可以做到把相差 250nm 左右波長的光線聚集到同一立體上,即 430~650nm 或許 650~900nm 范圍內的光可以聚焦成功,呈現出明晰的圖像,這就是為什么普通鏡頭白晝清晰明了,夜視模糊,或許夜視調明晰了,白晝模糊的緣由。
專業感紅外的鏡頭采用特殊的鏡片,能做到把 430~900nm 甚至更長波段范圍的光線都聚集到同一立體上,所以不論白天成像還是夜視都是清晰的。由于鏡片資料特殊,所以造價也就自然高了。
經特殊材質矯正的紅外線鏡頭通常可用于以下幾大場景:
1.全天候監控鏡頭
紅外線鏡頭的最次要使用就是完成全天候監控。經光學矯正后的紅外線鏡頭,白天聚焦清楚后,到了早晨通常需求重新聚焦才清晰;而經過特殊材質矯正的紅外鏡頭可以使得可見光和紅外的聚焦到同一焦點,因此白天聚焦清楚后,晚上打開紅外補光仍然能夠清晰成像。
2.透霧
透霧源于遠距離、復雜環境下的監控需求。霧是漂浮在空中的粗大顆粒組成,單位體積的顆粒數越多霧就越濃。可見光波長較短,無法穿透薄霧,這就是有霧的清晨能見度非常低的緣由。而近紅外光波長較長,這一特點使得紅外光可繞射巨大顆粒,完成透霧的目的。
透霧形式下,濾光片會濾掉可見光而只保存紅外光,配合鍍膜增透技術,透霧鏡頭在能見度極低的狀況下也能完成遠距離全天候監控,并且在正常以及透霧形式下堅持焦面不偏移。
3.激光夜視
激光是一種高度集中的單色光,因而利用紅外激光可以實現遠距離夜視監控。激光束掃描物體,物體將光束反射回來,經鏡頭聚焦后就能成像。通常使用的是紅外激光,其波長在近紅外光波長范圍,因而要配合激光設備必須使用紅外鏡頭。經特殊材質矯正的紅外鏡頭可透 950nm 光源,配合紅外激光器使用可實現超遠距離夜視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