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買手機選安卓旗艦還是iPhone?(圖文)
這段時間有幾位想換新機的小伙伴問我安卓旗艦和iPhone如何選擇的問題,原本我的建議是很簡單的 —— 現在用安卓機,也習慣使用安卓系統,那么換機時就優先考慮安卓旗艦機型。一直用iPhone,感覺iOS系統用著沒啥問題,那就在 iPhone 14 Pro、14 Pro Max選一款。但是跟這幾位小伙伴細聊之后我就想著可以寫一篇文章,用一臺安卓旗艦機和iPhone 進行多方面對比。
因為有的小伙伴雖然用了一段時間iPhone,但是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通話錄音這個功能,而iPhone卻無法滿足這種需求,所以打算換臺安卓旗艦。也有小伙伴是因為信號問題才想轉到安卓陣營,那么問題來了:安卓旗艦機型選哪款?不同的用戶需求如何能得到滿足?
也有小伙伴用著安卓機但是想轉到果子的陣營,原因也很簡單:一直用著安卓機,想換iOS試試。那么在日常使用時安卓旗艦與果子的旗艦到底有啥不同之處?屏幕素質、拍照表現、系統流暢度、續航、游戲體驗等等,果子的旗艦機型有啥優勢?有啥不足之處?
所以我就寫了這篇文章,用我手里的兩臺非常有代表性的旗艦機做個對比 —— 榮耀Magic5 Pro、iPhone 14 Pro Max,希望可以給最近打算換機的小伙伴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下內容主要是從普通手機用戶的角度來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多個應用場景的對比,我本人也不是啥專業的測評人,最多算個數碼產品愛好者哈。
主要對比環節有7個部分,內容方面肯定會有一些不足之處,各位看官可以多多批評指正。
1、兩款機型的外觀對比:
榮耀Magic5 Pro 的正面是一塊6.81英寸的四曲面屏,雙攝開孔位于屏幕左上角。iPhone 14 Pro Max是直屏設計,6.7英寸的屏幕采用中置開孔,其實這個“靈動島“是兩處開孔 —— 攝像頭單獨一個圓形開孔,點陣投影儀與紅外傳感器則是藥丸開孔,日常顯示用黑色將兩處開孔連接成了一個”大藥丸“。兩款機子的屏幕比例都是19.5:9,但iPhone 14 Pro Max是直屏且為了做到四邊等寬的效果而導致左右邊框接近3.2mm寬,而榮耀Magic5 Pro屏幕兩側是微曲面所以機身更顯修長。
iPhone 14 Pro Max的背部依舊是“浴霸3攝“,這樣的設計延續了好幾年,只不過隨著后攝模組體積的增大而使得”浴霸“的厚度、面積也不斷變得更大。榮耀Magic5 Pro的背部采用”繆斯之眼、星輪三攝”設計,后攝模組外緣是高迪弧面過渡。
都是金屬中框,iPhone 14 Pro Max的直角不銹鋼中框確實精致、質感十足,但說實話這樣的設計用在重達240g的大屏機型上也是真的硌手。榮耀Magic5 Pro的金屬中框由于曲面屏的設計在兩側收窄,中框邊緣與屏幕、后蓋玻璃銜接之處也有帶微弧度的倒角,再加上機身重量比iPhone 14 Pro Max輕了約20g所以手感更好。
- 處理器、存儲:
驍龍8 Gen 2是目前安卓陣營的頂級處理器,與蘋果的A 16都位居手機處理器性能金字塔的頂端,A16的CPU性能尤其是單核上更強一些,驍龍8 Gen 2在GPU層面更強。在GFX 1440P測試中驍龍8Gen2的成績是65.4FPS,功耗為8.14W,能效視為8.03;A16的成績是53.3FPS,功耗為7.88W,能效視為6.76。簡而言之,驍龍8Gen2不僅峰值性能更強,能效也更強。
不過日常使用來說這兩款頂級的處理器對于大多數用戶都綽綽有余了,在選購機型時還是建議可以把重點放在存儲上,安卓機的話擁有更大的運行內存會在應用冷啟動、后臺保活這兩個層面更有優勢。蘋果的iPhone 14 Pro、14 Pro Max是6GB運行內存,iOS系統的運行內存管理機制與安卓不同,6GB日常使用也沒啥問題。
- 屏幕對比:
屏幕是這兩款機型差異最大的硬件配置之一,并不是說一個是四曲面屏幕,一個是直屏,而是在PWM調光這一層面上有著很大不同。
iPhone 14 Pro Max用的是三星M12材質屏幕,加上果子出色的色彩調校能力以及120Hz 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使得這塊屏幕的色彩表現與操控流暢性都極佳,對比度、亮度也近乎無可挑剔,不足之處就是其480Hz 的PWM調光頻率偏低,長時間觀看尤其是在暗光場景、低亮度的情況下會讓眼睛感覺很累,對眼部刺激是比較明顯的。
榮耀Magic5 Pro的屏幕僅Delta E≈0.27性能指標這一項就證明其素質頗高了,亮度、對比度也都是頂級的水準。但這塊屏幕最大的亮點我認為還是它支持高達2160Hz的高頻PWM調光+類自然光護眼功能,反應在日使用中的優勢就是相對于低頻PWM調光的屏幕來說,榮耀這塊屏幕長時間觀看也不會讓眼睛感覺累、刺激,即便是晚上在低亮度下久看也沒問題。
那么為啥說高頻PWM調光的屏幕會有這樣的優勢呢?因為LCD屏幕可以直接通過調整背光層的電壓就能控制亮度,也就是 DC 調光。而OLED 屏幕用這樣的方法不行,低電壓下屏幕會“果凍化”,所以要用不斷的「開關開關開關開關……」這種方法,頻率高到一定程度了,我們的肉眼就無法看出來了,也就是 PWM 調光,亮度的高低依靠控制開關屏幕的時間變化。
但是肉眼無法看到并不代表無法感知到,當PWM的頻率過低時就會導致頻閃刺激眼球,時間越久刺激就越大。如果是低亮度下的低頻閃(≈250Hz)則會導致明顯的眼部不適,對眼睛的傷害也極大,解決辦法就是提高PWM的調光頻率。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傳音 Phantom V Flip 折疊屏新機曝光,或于 9 月 22 日發布
- 三星 Galaxy Z Fold5:打破常規重新定義移動辦公體驗 (圖文)
- 谷歌 Pixel 8 系列預熱開啟,新機外觀公布、即將發布(圖文)
- 谷歌更新安卓 logo!大小寫、字體和綠色機器人都變了(圖文)
- 一加 Ace 2 Pro 影像評測:性能手機也能拍出好照片(多圖)
- 搭載 240W 滿級秒充,真我 GT5 新品發布 (圖文)
- 小折疊都在卷外屏,哪種才是最優解?(圖文)
- 索尼 Xperia 5 V 官宣:9 月 1 日發布 定位小屏旗艦機 (圖文)
- 一加 Ace 2 Pro 首發怎么樣?? 24GB 超級內存 流暢飛起
- IP68 手機就能隨便浪?報廢了可別喊冤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