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才是優秀的商用筆記本電腦(圖文)
商用本在市場上的 " 翻身 ",看起來很突然,但也是時代發展下的必然。
從過去的默默無聞,再到現如今數字時代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商用筆記本在整體低迷的筆記本市場中能夠異軍突起,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和員工對終端的需求越來越明確了。毫不夸張地說,商用本產品正是 " 以人為本 " 的最好體現:與傳統筆記本不同,商用本在品質、穩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更有保障,不但可以提升企業辦公效率,還能夠減輕運維壓力,實現降本增效,此外,與生俱來的定制屬性也讓其可以在出廠階段完成系統優化和軟件預裝,實現開箱即用,豐富的接口和擴展性也讓企業對現有 IT 資產的利用率更高 …… 種種優勢背后,折射的正是數字經濟時代之下,基于場景的商務體驗需求。
但怎么選擇商用本,實際上是個相當復雜的問題,行業需求千變萬化,使用場景繁多,不同品牌之間的商用本也在屏幕、處理器、顯卡、內存、硬盤、接口配置、續航等方面有著很大不同,而且即便是同一品牌的商用本產品,也面臨著 " 選英特爾還是選 AMD" 的問題,而今天這篇對比評測文章,就是為了讓你不再糾結處理器選擇這個問題的。
與斗爭日趨白熱化的游戲本市場不太相同,商用本的使用場景相對來說更為簡單,也更為直接,因此,極限的性能表現往往難以體現日常中度乃至輕度的辦公負載,真要看處理器孰強孰弱,還是得從Office、視頻剪輯、圖片處理這些和辦公強相關的工作負載入手。
為了最大化地避免對比過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本次用于對比評測的兩款產品,均是惠普旗下的戰 99 商用本系列,具體配置如下:
在實際測試前,先來看看這兩款處理器的基礎信息:
從規格上看,AMD Ryzen 77840 HS 的 8 個大核心設計似乎在多核心性能表現上要壓過 i5-13500H 一頭,畢竟后者只有 4 個性能核心,這一點在 CPU-Z 給出的處理器分數上也得到了印證:
Part 1:渲染性能測試
作為一款官方定位為高性能設計師工作站的商用產品,處理器渲染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從事 2D/3D 制作的工程師的使用體驗,畢竟這年頭,建筑、機械、能源、醫療乃至影視游戲制作領域都離不開三維渲染,這里也要說明的是,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認為 GPU 渲染的能力要強過 CPU,但實際上,CPU 很擅長處理大量一般信息并以串行方式準確處理,而且不受顯卡的限制,這是很符合當下隨時隨地辦公的場景的。
首先自然是 CinebenchR23 基準測試,該軟件可以對 CPU 進行一般建模,動畫和仿真性能(單核)以及標準渲染器或物理渲染器的運行速度(多核)的測試,兩款產品的具體得分如下:
除了 CinebenchR23 之外,筆者也在這里通過 Vray Benchmark對兩款產品進行了比較,戰 99 銳龍版同樣展現出了優勢:
不過在實際的工作負載,例如 3dsmax、catia、maya、solidworks等軟件中,情況又會稍微不一樣,這些軟件對 CPU、GPU 都有一定要求,但側重程度不同,筆者在這里通過 SPECviewperf 2020 對兩款商用本進行測試,其中戰 99 銳龍版的成績如下:
所以不難看出,雖然戰 99 銳龍版大核心更多,理論上應該會在渲染性能方面占到甜頭,但實際上,性能的高低還是要取決于具體的工作負載,像是 Cinema 4D、VRay、3dsmax 等軟件中,戰 99 銳龍版更勝一籌,而在 catia、maya、solidworks 等軟件中,戰 99 酷睿版則實現了反超。
Part 2. 圖像處理性能測試
既然號稱自己是設計本,那么自然少不了圖像處理環節的 " 鞭笞 ",當下的內容創作者通常要花費很多時間在圖片后期、批處理上,筆者在這里也通過 UL Procyon 對兩款電腦進行了測試,結果如下。
Part 3. 視頻處理性能測試
除了圖像處理能力之外,視頻處理能力也是考驗商用本是否優秀的重要一環,在這個視頻橫行的年代,視頻渲染、編碼、導出所需要的時間越小,就意味著有更多可能在互聯網上奪得先機,因此筆者也通過 ULProcyon 測試了兩款商用本的視頻處理性能。
在這項測試中,UL Procyon 通過Adobe Premiere對預設的視頻項目進行一系列編輯和調整,并以 H.264 編碼和 H.265 編碼分別對視頻進行導出操作。結果如下:
Part 4. 生產力性能測試
雖然以上幾個項目著重測試了兩款戰 99 的 " 設計 " 性能,但是任何一款筆記本都繞不開 Office 三件套的統治,所以在這次的測試中自然也有 Office 三件套的測試。
首先是 UL Procyon 的測試,該測試會對 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進行一系列常用操作,例如保存、添加圖片、復制粘貼等等,此外由于 Outlook 在國內的應用較少,筆者就省去了這一環節,最終結果如下表所示:
與 ULProcyon 稍有不同的是,PCMark10 在該項目的測試中移除了 Outlook 的測試,添加了對 Microsoft Edge瀏覽器的測試,考慮到這是絕大多數筆記本買到手之后的默認瀏覽器,所以也是無可厚非,具體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雖然 PCMark10 里已經有了針對 Edge 瀏覽器的測試,不過要說網頁測試平臺還是得看 WebXPRT,該項目會圍繞照片增強、人工智能整理相冊、股票期權定價、OCR掃描、銷售圖表和網上作業六個項目進行測試,最終結果還是戰 99 酷睿版實現了領先,如下圖所示,這意味著戰 99 酷睿版在上網方面的體驗和性能確實是要好一些的。
如果說前邊的測試項目主要是圍繞 " 固定工位 " 的生產力開展的,那么一臺商用筆記本的續航時間,則決定了它的移動辦公能力強弱,在這個隨時隨地都可以辦公的時代,咖啡廳、機場、高鐵 …… 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是辦公的場所,而更長的續航時間,也就意味著企業員工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在外處理工作,而不是因為筆記本的電量問題產生不必要的焦慮。
為此,筆者也通過 PCMark10 對兩款產品進行了現代辦公續航測試,其中戰 99 銳龍版的續航時間為 11 小時 8 分鐘。
結語
商用筆記本在經歷過多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獨特的體系,除了性能之外,還要在可靠性、安全性、接口設計等方面滿足需求,雖然戰 99 本身的定位是一款入門級設計工作站,但同樣也折射出了商用筆記本需要滿足的一些功能性要求,例如三維渲染、圖片視頻處理、Office 辦公、網頁瀏覽等等,同時從兩款產品的比較中,我們也清晰地看到,理論上大核心數量更多的 AMD Ryzen 7 7840HS 實際上在多個測試項目中基本占不到任何便宜,除了極個別三維渲染工作負載之外,i5-13500H 均是更優秀的選擇。
這其實也不難解釋,一方面,英特爾的異構架構優化了處理器的能效表現,能效核心的存在使得移動辦公下實現更長時間的續航成為了可能,而多年來與軟件開發商的深入合作以及硬件線程調度器則讓英特爾的處理器在面對各項工作負載時都顯得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