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臺計算機叫什么
中國第一臺計算機叫 103 機。103 機是中國人自己制造的第一部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在山東曲阜師范大學保存著。103 機體積龐大,僅主機部分就有好幾個大型機柜,占地達 40 平方米。它十分精密,在它的機體內有近四千個半導體鍺二極管和八百個電子管。
我國第一臺計算機
10 多年來中國微機產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道路。 1958 年,中科院計算所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 103 機(八一型),標志著中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國內計算機的研制(1965-1972 年)
1965 年中科院計算所研制成功了中國第一臺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 乙機;對 109 乙機加以改進,兩年后又推出 109 丙機,在中國兩彈試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用戶譽為“功勛機”。華北計算所先后研制成功 108 機、108 乙機(DJS-6)、121 機(DJS-21)和 320 機(DJS-8),并在 738 廠等五家工廠生產。1965~1975 年,738 廠共生產 320 機等第二代產品 380 余臺。哈軍工(國防科大前身)于 1965 年 2 月成功推出了 441B 晶體管計算機并小批量生產了 40 多臺。
國內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制(1973-80 年代初)
1973 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制成功運算速度每秒 100 萬次的大型通用計算機,1974 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制成功 DJS-130 小型計算機,以后又推 DJS-140 小型機,形成了 100 系列產品。與此同時,以華北計算所為主要基地,組織全國 57 個單位聯合進行 DJS-200 系列計算機設計,同時也設計開發 DJS-180 系列超級小型機。70 年代后期,電子部 32 所和國防科大分別研制成功 655 機和 151 機,速度都在百萬次級。進入 80 年代,中國高速計算機,特別是向量計算機有新的發展。
國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研制(80 年代中期至今)
和國外一樣 ,中國第四代計算機研制也是從微機開始的。1980 年初中國不少單位也開始采用 Z80,X86 和 6502 芯片研制微機。1983 年 12 電子部六所研制成功與 IBM PC 機兼容的 DJS-0520 微機。10 多年來中國微機產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