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 iPhone 15 Pro Max 長焦與安卓有何不同?(圖文)
iPhone 15 系列已經發布多日,至今熱度依舊不減。客觀地說,這一代的 iPhone 15 系列升級相較上一代其實有不小的變化,特別是超長焦的加入,對果粉而言,堪稱史詩級 " 升級 "。
注意了,我說的是對果粉而言,如果你是其他華為、小米、OV、榮耀等品牌的用戶,當看到果子有了超長焦的那一刻,估計除了 " 微微一笑 " 外,內心或許還要來一句 " 就這 "。
其實談到超長焦,無論是蘋果還是安卓,原理都是一樣的。在安卓上,潛望式鏡頭已經十分常見。潛望長焦是一種照相機鏡頭的設計類型,它通過內部的光學元件和反射鏡等部件,將進入鏡頭的光線進行多次反射和折射,最終將圖像傳遞到相機傳感器上。
我們知道,相機實現超長焦很簡單,就是一個長長的鏡頭就可以了,通過調整鏡片與兩端鏡頭之間的距離實現變焦,焦段越長,鏡頭內部就需要越大的空間,讓光學中心和感光元件保持足夠遠的距離,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相機鏡頭會特別長。但是手機需要照顧重量和握持感,講求便攜性,否則三星 Galaxy S4 zoom 那樣的產品早就成為主流了。
手機的主攝焦距普遍在 25mm~28mm 之間,普通的長焦鏡頭則為 50mm~75mm,等效 2X 和 3X 光學變焦。潛望式長焦鏡頭利用反光鏡或棱鏡將原本直線的光路彎折成 90 度,使得感光元件可以接收到更遠距離的光線,將鏡頭的厚度轉化為長度,在保持手機厚度不變的情況下,實現更高的光學變焦倍數。
那么 iPhone 15 Pro Max 的超長焦和安卓影像旗艦的長焦又有啥區別?
常規潛望式長焦設計就像上圖一樣,光進入到鏡頭后,會經過第一次折射,反射鏡會把垂直光路轉向為平行光路,此時光路會通過中間的鏡組,接下經過再一次的反射鏡折射后,直接進入 CMOS。如果需要變焦,移動最中間的鏡組就可實現。
而在 iPhone 15 Pro Max 中,蘋果調換了反射鏡和鏡組的位置,光路先是通過鏡組,然后再經過反射鏡折疊,最后到達傳感器。有意思的是,為了使得光路距離足夠長,蘋果并沒有選擇常用的 45 ° 反射棱鏡,它的角度大概在 31 ° 左右,這就使得光線折射過程中 " 行走 " 的光程更長,從已知信息來看,光線最終照射進 CMOS,中間足足反射了四次,這就是為什么會把 iPhone 15 Pro Max 的長焦方案稱之為 " 四重反射棱鏡技術 " 了。
當然,我上面只是從通俗易懂的角度,幫助大家簡單梳理下 iPhone 15 Pro Max 和傳統潛望長焦之間的結構差異。事實上,從技術層面來看,結構本身還是相當復雜的,既要考慮零部件所占空間體積,還要考慮到減少光線在折射過程中的色散和損耗,以及復雜的防抖設計等等。但不管怎么說,iPhone 15 Pro Max 確實實現了超長焦的效果,體驗相較前幾代還是有很大提升的。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一文看懂 iPhone 15 Pro Max 長焦與安卓有何不同?(圖文)
- 蘋果微手勢相關專利:可用于控制 Vision Pro 的 VisionOS
- 很可能 A17 Pro 就是蘋果的驍龍 888 真“火龍果”(圖文)
- 為什么華為充電器不支持iPhone15充電?(圖文)
- 蘋果iPhone15可以分屏嗎?iPhone15分屏設置方法
- iPhone 15/15 Pro系列銷量怎么樣?哪款最暢銷?(圖文)
- iPhone 15到底能不能用安卓充電線充電?(圖文)
- 如何將舊 iPhone 數據遷移到 iPhone 15?(圖文)
- 蘋果 iOS / iPadOS 17.0.1 正式版有哪些更新和改進?
- iPhone 15可以給安卓充電嗎?iPhone 15反向充電速度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