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的背后是殊途同歸 iPhone 15/Mate60 長測淺談(圖文)
這個 9 月注定是 2023 年手機市場中最熱鬧的時候,一方面是 Mate60 系列帶著麒麟芯重回戰場,一方面是科技春晚上正式亮相的 iPhone 15 系列。但拋開已經成梗的遙遙領先,這兩臺手機真的有那么截然不同嗎?作為一個雙持用戶,下面是我的一些簡單想法。
1 外觀
對于 iPhone 15 Pro 和 Mate60 Pro 來說,外觀都屬于那種 " 變了,但又感覺沒變 " 的方面。
拿起 Mate60 Pro 的時候,即便擋住 HUAWEI 的字樣,你同樣可以從這個每代都微調但一直存在的星環設計上發現這是一臺 Mate。而在星環之外,Mate60 Pro 的結構設計卻變化不小,超堅韌玄武機身讓內部元器件都被金屬框架環繞,有點夢回金屬機身的意思了。但 Mate60 Pro 的機身真的太寬了,雖然以我的大手握持它還不算太困難,但這么寬的屏幕確實對我的大拇指相當不友好。
總體來說,兩款產品雖然都采用了新材料新設計,但依舊延續了過往的設計,讓你一眼就能看出這是 Mate 或是 iPhone Pro,不過考慮到星環用了 4 代," 浴霸 " 用了 5 代,也許新設計已經在路上了。
2 系統
在系統層面上,鴻蒙和 iOS 的相似度其實也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高。在我為期兩周的使用中,兩者都能提供相當出色的流暢度表現,與其他安卓旗艦拉開了不小的差距。具體來說,這是一種安心感,你知道自己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滑動都會獲得迅速的反應,而設備也確實不會辜負你的期待。
除去流暢感,由于今年兩家公司都十分 " 慷慨 " 地增大了內存容量,Mate60 Pro 和 iPhone 15 Pro 都進一步改善了后臺留存表現,日常使用中殺后臺的現象已經大大減少了。
具體到功能上,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對華為的實況窗頗有微詞。但我倒并不覺得這個功能有什么問題,畢竟日常使用中確實十分需要這種高效查看信息的輕交互方式,而華為也是蘋果外唯一一個堅持使用藥丸挖孔的廠商了。鴻蒙上的實況窗本身流暢度也不錯,和蘋果那個由專用電路驅動的靈動島比也不落下風。唯一需要吐槽的可能就是靈動島本身的適配應用就不多,實況窗適配的就更少了,我的日常使用中也就美團外賣能觸發,這就有點削弱實況窗本身的方便屬性了。
3 生態
最后咱們來說說生態,現在的手機公司都熱衷于搞全家桶,從手機本體到平板、電腦甚至是各種 IoT 設備,但做出硬件顯然只是第一步,如何讓這些設備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才是重點,而華為和蘋果恰恰是我覺得在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兩家。但是,雖然兩家都在強調體驗上的無縫流轉,在實現路徑上卻并不一樣。
蘋果的流轉大多更偏向于功能方面,比如說 " 接力 " 功能,當你在 iPhone 瀏覽網頁時,你的 Mac 的 Dock 欄就會顯示 " 來自 iPhone 的瀏覽器 " 圖標。但當你點擊圖標后,Mac 只是自己重新打開了網頁,和 iPhone 本身沒什么關系。
華為的流轉則更像是要把硬件從設備里解放出來,比如說平板可以共享手機的通訊能力,上網、打電話、發短信都不在話下;拍照時設備間可以共享攝像頭;哪怕是不同設備間的應用流轉,也是真的把那個設備上的應用投屏到了本機上,體驗上還是挺特別的。
4 寫在最后
從 iPhone 15 Pro 和 Mate60 Pro 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好手機的定義其實并不模糊,簡單來說是好用,具體看則是標志性的設計與手感、日常使用中的流暢方便以及自家生態中的無縫協同。而在相同的目標下做出獨特的產品,這不就是我們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的原因嗎?
更多相關
相關文章
- 遙遙領先的背后是殊途同歸 iPhone 15/Mate60 長測淺談(圖文)
- 一文看懂 iPhone 15 Pro Max 長焦與安卓有何不同?(圖文)
- 蘋果微手勢相關專利:可用于控制 Vision Pro 的 VisionOS
- 很可能 A17 Pro 就是蘋果的驍龍 888 真“火龍果”(圖文)
- 為什么華為充電器不支持iPhone15充電?(圖文)
- 蘋果iPhone15可以分屏嗎?iPhone15分屏設置方法
- iPhone 15/15 Pro系列銷量怎么樣?哪款最暢銷?(圖文)
- iPhone 15到底能不能用安卓充電線充電?(圖文)
- 如何將舊 iPhone 數據遷移到 iPhone 15?(圖文)
- 蘋果 iOS / iPadOS 17.0.1 正式版有哪些更新和改進?